.:.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历史返寻味] 曹立仁:毁三观的中国近代史(连载完毕)
本頁主題: [历史返寻味] 曹立仁:毁三观的中国近代史(连载完毕)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10

        巴黎和会

        1918年11月,德国承认战败,和平重新回到欧洲。
        战胜国们聚集在一起,召开巴黎和会,商谈解决战争产生的问题,以及战后和平秩序重建的问题。这是一次战胜国的会议,战败各国和中立国都没有被邀请参加。
        美国威尔逊总统出席了这次巴黎和会,威尔逊是这次和平会议中比较不受欢迎的人,他和法国代表,意大利代表和日本代表都直接有过激烈的争论。
        1918年2月,威尔逊发表和平十四点宣言,表达美国对战后国际社会的观点,其中比较主要的内容有,
        1. 停止一切外交秘密谈判和秘密条约,国际间外交公开化。
        2. 无论是否处于战争状态,海洋航行自由。
        3. 各国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国际间自由贸易。
        4. 各国减少军备,减到足够保障国内安全为界限。
        5. 各国对于殖民地的主权要求,要尊重殖民地人民的自决原则。
        6. 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内的国民,自决归属去向,这是民族自决原则。
        7. 国际无论大小,主权平等,成立国际联盟,和平协商解决争端。
        作为战胜国,中华民国也派代表团参加了这次巴黎和平会议,他们有着很高的期待,他们希望能以战胜国的身份,要回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租界和各项权益。
        但是他们马上遭遇了一个打击,日本代表告诉他们,英国,意大利和法国在当初就和日本签署了秘密协议,日本出兵攻打德国,这三国承诺在战后支持日本继承山东半岛德国一切权益的主张。
        更糟糕的是,在谈判过程中,日本公开了日本和中华民国政府所签署的一系列秘密约定。根据这些约定,日本在济南和青岛可以驻军,可以部署警察。
        从会议现场的反应来看,中国的谈判代表们对此完全一无所知,他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中华民国政府和日本之间的秘密约定,这些都是段祺瑞内阁时期的事情。
        之前曾经支持中国讨回山东半岛权益的威尔逊总统,在这些密约面前,改变了立场。威尔逊说,根据国际法,日本在山东半岛的权益,完全合法,是毋庸置疑的。
        1919年4月30日,威尔逊总统宣布,美国同意英国和法国代表之前的提议,原来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由日本继承。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代表团和北京之间,急迫地进行着电报往来交流。
        中国的公众从原本的狂欢情绪中一下跌落了下来。
        在法国的留学生,华侨开始围攻中国代表团,不允许中国代表团签署协议。
        1919年5月1日,消息传回北京,中国代表团认为,因为有这些先前的约定存在,中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抗争,是徒劳无效的。
        这条消息触发了北京五月四号的大规模群众抗议示威,中国各地各界都开始跟进,举行抗议示威游行。
        中国政府不知所措,没有发出明确指令。而在法国的中国人,则毫不留情地向中国代表团施加压力。
        最终中国总统发出电报指令给中国代表团,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但是其实这个姗姗来迟的指令来的已经没有意义,因为早已经过了6月28日这个最后期限。
        中国学生和华侨们则包围了中国代表团,并且使用暴力手段,阻止代表团参加和约签署。最后的凡尔赛和约,中国代表团并没有签署。
        美国也没有签署这个和约,因为美国国会认为凡尔赛和约是未来欧洲和平的隐患,而且显然对于德国太过压迫。美国国会不仅拒绝了凡尔赛和约,而且拒绝加入国际联盟,这个由美国发起倡议的国际组织。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3 19:09
TOP Posted: 01-25 19:41 #300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11

        新的革命道路,是这样形成的
        社会进化论者的危机感和呐喊

        日本的二十一条要求,袁世凯身后四分五裂的国家现状,年青的共和国的失败,在巴黎和会上遭遇背叛,这些事情,一桩一桩,都让许多中国人心里产生了恐慌,那个晚清时代已经存在的恐惧感,进入民国之后,反而越来越严重了,有着四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眼看就快要亡国亡种了。。。
        要理解他们当年心里深深的恐惧感,我们又要回到严复所翻译的那个社会进化论。
        1859年,达尔文在英格兰出版了他的“物种起源”,这本科学论文,是日后的生物进化理论的起源。
        英国的政治学者,社会学者,斯班赛则创造性地吸收了生物进化理论。
        1864年,他喊出了一个口号,“适者生存”,这个口号,深深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1873年,他出版了“社会学的研究”,在这个书里,他用生物进化论理论去解读人类社会发展,提出了社会进化论,这也是就是所谓的进步历史观的起源。
        赫胥黎,是英国的生物学者,他在1893年,出版了一本论文集“进化论和伦理”,用以分析和驳斥斯班赛的社会进化论观点。
        严复是中国自强运动时期的海军学校的产物,后来他曾经在英国留学过。
        清国和日本爆发甲午战争的时候,他读了赫胥黎的这本论书并根据自己理解,加入自己的评论,再根据需要删除一些,“翻译”出了一本天演论。
        严复事实上是把自己所解读的斯班赛的观点,塞进赫胥黎的“进化论和伦理”。
        严复是这么总结达尔文的进化论的,
        “人和生物为生存而竞争,最初的时候,是不同种类间的竞争,随着人类的进步发展,一个社会群体和另一个群体之间开始了竞争。弱者不可避免地沦为强者的猎物,愚蠢的不可避免地要接受聪明的统治。。。”
        在书中,严复甚至更进一步说,进化论解释清楚了各种人类之间关系,和各文明之间的关系的起源。
        严复的天演论,影响了许多学习西方思想的人们。
        1898年,梁启超读完了之后说,中国人应该加强人种,才能在这个竞争中存活下来。他说,所有要有强壮的士兵的国家,都希望让国家的女人们接受体操训练,这样才能让生出了男孩子们强壮有力。
        随着社会进化论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知识份子开始从人种,种族力量这些角度去思考中国的问题。
        邹容的革命军,就是这个思考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人如果没有种族精神,就不能存活下去了,就要灭亡了。但是皇汉人种的种族精神又是什么?
        鲁迅在日本翻译了大量俄罗斯和德国的诗歌和小说。他希望能够唤醒中国读者们“超人的刚强意志”。但是鲁迅这个事情的努力,收效却是令人沮丧的,1908年这一年,鲁迅的翻译作品在上海和日本两地出版,每个城市的销量都不过只有二十本。
        严复却出现了完全的转变。之前他一直努力在推广他的天演论,适者生存啊,要强大起来啊,否则中国人就要被淘汰灭绝啦,亡国亡种啊!可是进入民国之后,严复却写到,中华民国共和国体的失败,和欧洲战场的残酷厮杀,表明,过去三百年的人类社会进步,一无所得,所的只有四个东西,自私,屠杀,无耻,和堕落。
        严复不再是一个社会进步论者,但是他的天演论已经广为流传,许多读者并不会随着他思想的转变而改变。
        陈独秀在1916年写给友人的信里说,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实在是麻木无知,难道他们不知道中国的道德,政治,技术,甚至日常用品,都不适合人类生存的竞争么?再这么下去,中国要在自然选择的社会进步过程中被灭绝了。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一样是社会进化论的坚信不疑者。
        1917年,24岁的毛泽东发表了他个人的第一篇论文。
        此时的毛泽东已经造反了,造了他父亲的反。他拒绝回到家乡继续父辈那样的农村生活,他也拒绝了父母为他安排好的婚事,对象是一个邻居家的女儿。
        从1911年开始,毛泽东就开始了在长沙的漂泊生活。他通过自学,阅读了好多好多各种西方书籍,小册子,各种类型的都有,有政治的,历史的,科学的。。。
        和更早的许多中国政治思考者们一样,他读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卢梭,孟德斯鸠,约翰米勒。。。
        之后他被长沙的一个有声誉的职业学校录取,他进入第一师范学校学习,他的专业是伦理学。
        随着专业课程的学习,他关于斯班赛和卢梭的知识加深了。学校的学习还带领他知道了一个哲学家叫康德。青年毛泽东知道,这些西方思想家,就想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旧思想家一样,将影响着中国的未来历史。
        毛泽东对中国的问题开始了自己的思索,他的初步思考是这样的,中国弱,因为中国人弱。中国人体质弱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思想,而却忽视了加强人的体能。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文章,“论体育”。
        毛泽东说,体育不仅能让人心情和谐,而且可以锻炼加强人的意志力。中国传统排斥剧烈的体力运动,所以造成了中国人的文弱。这个传统必需完全颠覆掉。体育锻炼应该是野蛮而粗暴的,要让我们能够飞跃上马背,同时开枪射击。要让我们从一个战斗到另一个战斗而不知疲倦。一个人的呐喊,就可以震撼山岳,一个人的愤怒呐喊,就可以让天空变色。中国人应该追求这样的体育。
        两年后,毛泽东在一份湖南省的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题目为“汉族人民的光荣”。毛泽东迫切地呼吁,中国人作为一个人种应该团结一致,毛泽东引用了15年前邹容革命军中的一些慷慨激昂的文字。毛泽东说,世界的潮流是不可逆转的,抵抗潮流的必然灭亡。中国必须团结起来,顺应时代的大潮。只要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害怕官僚们,不需要害怕军阀们,不需要害怕资本家们。
        1919年11月,毛泽东又在当地一张新闻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毛泽东的文章题目叫作“论赵小姐的自杀”,在那个月,长沙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件。
        一个赵家的女人,在没有征得她本人同意的情况下,被许配给了一个武家的男人。
        这种包办婚姻在中国是有着悠久的传统的,在当时的中国,还是有着许多这类的包办婚姻。但是赵小姐却采取了一种极端暴烈的反抗方式,她在去未婚夫家的花轿里自杀了。她死后,武家和赵家又为谁应该负责安葬赵小姐起了争执,彼此指责。
        毛泽东的文章有激情但是又有理智。他说,如果有下面三个中的任何一个条件存在,这个悲剧都可能被避免,
        1. 赵小姐的家庭更有同情心些。
        2. 武家如果不是坚持要这门婚姻。
        3. 长沙的社会风气更开放和勇敢些。
        毛泽东控诉说,赵小姐的死,是因为可耻的包办婚姻制度,是因为这个社会体系的黑暗,对个人意愿的否定,一个人居然没有选择自己配偶的自由。
        毛泽东说,就算在赵小姐的绝望处境下,她的自杀行为,也是不可取的。
        如果中国人拒绝抗争现实,那么中国人就不能改变现实。
        毛泽东说,就算在毫无希望的绝境下,我们也要和这个社会搏斗,只有这样我们失去的希望,才不会完全消失,后来人还有希望。
        我们应该战斗而死!
        我们应该战斗而死!这的确是个大胆的口号。但是口号是容易,现实的问题却是困难的。
        主要的敌人是什么人?战斗的对象是谁?是这个冷漠的当地社区?是控制湖南当地的军阀?还是在北京的腐败政客?还是那些已经深入到中国内地的外国资本?
        毛泽东和许多他的同时代年青男女们,他们信奉社会进化论,他们恐惧,他们害怕亡国亡种的大祸。他们要团结一致,他们要为他们的生存而战斗。但是,和谁作斗争?如何斗争?
        他们在寻找出路。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3 22:54
TOP Posted: 01-25 21:04 #301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12

        新文化运动

        二十一条事件,可以算一个分水岭。在这个事件以前,日本是中国改革者们的老师,从晚清开始,绝大多数学习追求现代化思想的人们,都是追随着日本老师的脚步。
        这个事件以后,中国的种族主义思想在进一步成熟,反日思想开始形成,而中国的学者们也开始有了新的角色,他们不再满足于学习日本老师们的,他们开始审视中国的文化传统价值和各种制度,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批判,他们要为中国寻找一个新的文化发展方向。
        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是在北大。而北大能够幸存下来,则有着严复的贡献。
        1912年的时候,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已经是个很穷的政府,有过想法要大幅度缩减政府支出。北大校长严复说,在今天的世界,每一个文明国家都有许多大学,有的有几十个,有的有几百个。如果我们连一个都保存不下来,尤其这一个是已经存在多年的大学,那么实在是国家的不幸。
        严复成功地保存住了北京大学。但是在中华民国时期,他经过自己的思考,思想开始转为保守,和反动。
        1912年之后,随着共和国的失败,保守反动思想开始抬头,康有为等学者开始呼吁大家要尊孔啊,要有规矩啊。袁世凯也恢复祭孔典礼,并命令学校里必需坚持教育孔孟之道。
        在政治上,这段时期也出现了两次失败的反动政治努力,袁世凯复辟帝制和张勋复辟帝制。
        1917年,蔡元培校长入主北大。以“兼容并包,学术自由”为追求,开始大手笔改革北大体制。在蔡元培校长任内,大批进步思想的学者,进入北大任教。其中有两个新文化运动的发起领袖人物,一个是陈独秀,另一个则是胡适。
        胡适是中华民国时期的一位哲学家,散文家和外交家,他是自由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先驱者。
        1891年,胡适出生于上海。
        1910年,胡适考上了公派的庚子赔款留学生计划,去康奈尔大学学习农业,后改为哲学专业。在康奈尔大学期间,胡适表现出优异的学习能力,被邀请加入Phi Beta Kappa,美国最古老的学术精英团体。
        1914年,胡适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在这段学习期间,他受杜威教授影响巨大。他的毕业论文课题,是古代中国逻辑方法的发展历史,在毕业论文完成之前,他就回到了中国。
        1917年,蔡元培校长聘请胡适为北大哲学教授。
        新文化运动的发起领袖是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这三个学者。
        之后加入这个运动的领袖人物,有李大钊,鲁迅,周作人,钱玄同,郭沫若等人。
        新文化运动的学者们,主张对旧中国文化传统作全面而彻底的批判,主张全盘西化,用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改造中国文化,走向现代文明。因为当时还有“新学”“旧学”的说法,这批新学学者所发起文化运动,被称作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学者们之间有着各自的不同和相互间的争执,但是他们却都有着以下几个共同之处,
        1. 他们都强烈地憎恶帝国主义。
        2. 他们都推崇民主和科学。
        3. 他们对旧中国传统都持否定态度,主张中国文化应该更进一步,全盘西化。
        4. 学术标准应该全盘西化。
        有喜感的是,就像胡适后来所指出来的,大家喊同一个名词,喊的内容是不同,有的人今天喊的,和过些日子喊的,同一个名词的内涵,又发生了变化了。同样是民主,帝国主义,这些名词,大家的解读都是不同。
        新文化运动有几个主要的具体方向,
        打倒孔家店。
        对传统儒家思想的全面批判和否定,陈独秀认为,现代文明是基于个人的自由和解放,儒家思想则是对个人自由的压制,因此应该彻底否定。在打倒孔家店的大旗之下,对于传统伦理的批判中,出现了非常激进的观点,包括当时在欧洲兴起的无政府主义的废除家庭,公妻主义主张,也得到了学者们的宣传和鼓吹。胡适则主张个人主义,全面学习美国伦理价值体系。
        白话文运动
        学者们认为中文应该去精英化,走向平民化,日常生活的用语,就应该是中文的标准。这个主张,有些类似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各国学者反对再使用精英化的拉丁文,主张推广平民化的各国语言文字。胡适作为白话文运动的领袖,大力鼓吹语言的日常生活化。
        白话文运动对中国语言文字是革命性的颠覆,不仅是去文言,写白话这么简单。白话文运动依照西方科学标准,对中文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中文从此开始引入了语法概念,中文教育开始讲究“主谓宾,定状补,标点符号分清楚”。他它她,的地得这些新的中文字,开始进入中文,以便中文有明确的语法结构。
        1924年,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命令,所有学校中文教学,使用白话文。从此之后的中文,就已经是西化的中文。在西方语法结构下,使用中国文字。
        汉字拉丁化运动。
        1918年4月,钱玄同在新青年发表文章,认为中国的汉字,还是象形文字,而不是拼音文字,难学难写,而且字义含糊,文法也无法精密。这种文字,是无法适应二十世纪的新时代的。
        钱玄同的主张,得到了绝大多数学者们的认同。许多学者开始致力于汉字拉丁化的改造,对于社会进化论来说,从象形文字向音符文字的进化,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1935年,蔡元培,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人发起,联署近七百位当时中国文化界知名人士,发表“我们对推行新型文字的意见”,宣言说,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应该加快废除方块汉字,赶紧推行拼音文字。语言学家吕叔湘说,中国只有使用拼音文字了,才能走向民主。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4 13:43
TOP Posted: 01-25 21:04 #302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13

        新史学

        作为杜威实用主义的追随者,胡适大力鼓吹推崇批判性思考,和科学性的学术手段。
        西方的汉学者此时已经开始研究中国的历史,早在1890年代,就有法国汉学者称,史记中关于中国上古的历史记载,所依据的是春秋时代的历史文献,而那些历史文献则是后人编造的。
        全面学习西方的日本学术界,已经开始遵循现代学术标准,研究讲述历史。
        1909年,日本汉学者发表论文,提出来尧舜禹不存在,这些人物是春秋时代的人们编造出来的神话传说人物。这篇论文,震撼了日本汉学界。
        胡适大力鼓吹学习欧洲和日本的汉学学者,对中国历史,持批判性思考的立场。
        对中国历史文献记载,要以存疑的态度,首先求证。对于上古历史,在考古学,金古学还没有发展成熟之前,要持存疑立场。
        1918年,胡适出版了他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对没有材料证明的上古历史持疑而不论的立场。把中国哲学史,从春秋时期开始讲述。
        从此,中国历史研究,开始区分辨别真实历史记载,编造的伪史,民间神话传说。
        也是在这个历史时期,李大钊,胡汉民等学者开始引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开始了对中国历史的解读。
        胡适本人对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持轻视的态度。但是,为了表明他自己的学术主张合理性,表明自己的学术能力,他向当时的红学研究主流发起挑战。
        当时研究红楼梦的学者们,主流是以蔡元培等人为领袖的“索隐派”。他们认为,红楼梦这本小说里,有很多惊天大秘密哦,是在影射历史哦。他们要找出红楼梦这本书里的秘密,他们认为红楼梦在隐晦地讲述清国的历史事件。谁谁谁其实是董小宛?谁谁谁其实是顺治皇帝?索隐派在顺着这个思路,对红楼梦进行解读。
        胡适所走的路线,则是“字面解读”,literal interpretation。一本书的作者,他的文字在说什么,那么就是在说什么。
        胡适对红楼梦不同的版本进行考据,告诉大家,红楼梦这本小说,不论其中所表现的社会现象如何的复杂,其实都可以从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中找到根源。红楼梦,就是一本小说,曹雪芹基于自己个人的经历,写出了这么一部书,大家不要去猜谜语啦。
        胡适对于红楼梦的考据,不仅改变了红楼梦研究的主流方向。而且让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对他的学术能力有了认同,哦,这娃虽然是个洋博士,还会考据哦,还懂小学哦。其实考证也是洋人的一门学术方法啦,嘿嘿。
        五四学生运动之后,胡适和许多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们之间的观点冲突越来越大。
        在理性标准上,胡适走的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一条有着许多矛盾的道路,他对西方的学术方法的优势坚信不疑,他拒绝佛教的宿命论,同时拒绝基督教,他是一个不可知论者,他寄希望于科学。在情感上,胡适认为他和他这一代人是过渡性的人,他们这一代人有着历史的责任,对过去作一个明确的了断,走向未来。这个过渡性的一代人,注定了要为过去,为未来作出牺牲的。两头不靠啦,你知道的。一方面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历史,提出大胆的批判和否定,一方面却又对快速的解决方案心存忧虑。他追随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导师,杜威教授,他并不是在寻求完美,他致力于寻求一个不断寻求完美的过程,an ever enduring process of perfecting。
        1919年夏天,他对陈独秀等激进的学者们发起了攻击,他发表了著名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胡适在文中这么批判到,
        我们不去研究如何改善苦力们的生存环境,我们却在高谈阔论社会主义。我们不去研究如何解放妇女,如何纠正家庭制度,我们却在高谈阔论公妻主义和自由的爱。我们不去研究如何能够拆散安福会,不去研究如何解决南方和北方存在的问题,我们却在高谈阔论无政府主义。更厉害的是,我们还要这样自夸“我们在谈论根本的解决方案”。我大胆而诚实地说,我们是在痴人说梦。这是中国思想界破产的铁证,这是中国社会改良的死亡宣言。
        以此文为标准,胡适与左倾的学者们分道扬镳。从此,陈独秀,李大钊等人走向更加激进的革命思想,并且开始直接参与政治,努力改变中国,而鲁迅为领袖的左翼知识分子,则继续以文学作品的方式,批判传统与现实。
        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胡适在中华民国时期政治上的保守立场,是正常的。他开始继续推动中国知识界的全盘西化,希望能以理性逻辑的思考方式,对待学术,观察世界。
        英国哲学家罗素爵士,在1920和1921年之间,频繁地访问中国,还曾经到达内地的长沙宣教数学逻辑的思考方式。罗素大力鼓吹宣传的和平主义思想,也得到了许多听课者的认同。但是我们在怀疑,许多爱国者,真的听懂了,罗素所说的和平主义是什么么?
        1919年到1920年之间,约翰杜威教授也生活和居住在北京,在大学里教授青年学生,他并且也访问了许多地方,举办了多场演讲。
        1922年,在访问日本的途中,爱因斯坦访问了中国。
        1923年,印度文学家泰格尔访问中国,他发表了演讲,宣传鼓吹基于自立和合作精神的乡村建设和非暴力主张。
        我们无法知道,这些文化名人,对当时追求西方文化思想的青年们,起到了多大的影响,其中有多少人理解了,认同了他们所鼓吹主张的和平主义,和理性态度。

        五四爱国群众运动

        五四运动这个名词,其实可以分成两个内涵。一个所指的是从五四抗议示威开始所引发的一系列中国各地各界的爱国示威和抵制日货运动。另一个则是新文化运动中分流出来的新的思想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旗帜的文化革命运动。
        在这里,我们首先讲述的五四群众运动。
        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战败,消息传到中国,中华民国举国欢腾。
        从鸦片战争以来对外,中国屡次和外国作战,都以战败国而结束,这一次,我们是战胜国!
        蔡元培校长宣布学校放假三天。
        陈独秀发表“公理战胜”的文章。
        北大学生们涌向天安门广场,在哪里进行集会演讲,晚上,爱国学生们和北京市民们还举行了提灯庆祝游行。
        兴奋异常的游行者们,推翻了克林德纪念碑,就是那个在义和团爱国暴乱之后,树立起来纪念被暴民们杀害的德国人的纪念碑。
        在这件事情的正当性上,我们似乎没有看到当时有人提起过质疑。
        当中国代表团去参加巴黎和会的时候,中国知识分子们有着很大的期待,也有着很大的信心。中国可以把当年被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索要回来啦。中国是战胜国,德国,奥匈帝国这些都是战败国。
        1919年2月,威尔逊总统公开向世界宣告十四点和平建议,更是给了中国知识份子们以信心。
        中国虽然是小国,但是国家无论大小,一律平等哦。
        殖民地的归属取向,要尊重当地人民的意愿哦。
        大国美国的立场,更使得中国知识份子们的信心暴涨。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4 16:07
TOP Posted: 01-25 21:06 #303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14
        巴黎和会中,在中日两国的交锋中,中国使团是占到技术上的上风的。留学美国的顾维钧代表,有着英语语言上的优势,论述的方式,也合乎法理逻辑。日本代表的英文表达吃力,处境尴尬,各国代表也开始表现出来对中国代表团的倾向性。
        但是当处于劣势的日本代表最后把和中国政府所签署的密约抛出来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公理而言,从法律而言,这场争论应该已经结束了。中国政府早已经出卖了山东半岛的特权给日本政府,有秘密条约为证。
        至于什么抓汉奸,抓卖国贼那些中国人喜欢热衷的政治娱乐活动,是中国人内部的事务。巴黎和会所谈判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国际事务。
        一直致力于追求通过民主宪政,使得中国成为一个强国的梁启超,此时也以旁听者的身份,旁观了巴黎和会的谈判过程。
        看到这个情况,梁启超知道中国是不能讨回山东半岛的权益了,而且根据胶济铁路密约,日本在山东所获得的权益,更超过了原来德国所有的。失望而愤怒的梁启超,告诉了在北京的朋友林长民,中国被政府里的内奸出卖了。
        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的林长民,其政治路线是和梁启超,张謇他们一样的立宪派路线。而林长民的一个弟弟,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革命党人,林觉民。
        兄弟二人都怀着追求一个民主富强的中国的理想,却选择了两条不同的路线。
        1919年5月2日,林长民在北京的报纸上发表文章,怒斥列强压迫中国,同时怒斥中国政府的内奸出卖中国领土主权。林长民悲愤地说,胶州已经没了,山东也已经没有了,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了。
        爱国学生们从兴奋期待的云端跌落了下来,他们出离的愤怒了。
        1919年5月4日早上,十三所大学的爱国学生代表们召开会议,通过了五项决议,第一,发动抗议活动,抗议凡尔赛会议关于山东问题所作出的决定。第二,采取措施,唤醒全国的民众,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第三,在北京召集社会各界的群众集会。第四,组成北京学生联合会。第五,在当天下午发起一场示威抗议游行,抗议凡尔赛条约。
        尽管当时北京警方已经下了命令,不允许学生们上街示威游行。
        但是爱国学生们根本无视警方的命令。
        此时北京的警察,不论是否旗民,看待这些大学生,基本还是怀着旧传统时代里的敬畏。他们是国子监的太学生啊,你懂的。那是有功名的读书人啊。
        而爱国学生们,在五四中的表现,也让我们想到了明国时候的那些忠君爱国的士大夫暴民,就是那些一大帮子爱国儒生,群殴政敌的那些啦。倍儿爱国,对方是小人嘛,奸臣嘛,爱国流氓群殴政敌,倍儿感光荣。
        五月四号下午,视警方命令如无物的爱国学生们在天安门集合了,到场的大约有三千多学生。他们从天安门出发,向北京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进军。在游行队伍的前列,他们举起了两面送葬用的旗帜,旗帜上书写着那些政府中卖国汉奸的名字。
        他们的口号有,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签署凡尔赛和约。中国要亡国了,同胞们起来啊。中国的土地可以被征服,不可以被出卖。中国人可以被杀死而不可以低头。。。
        游行途中,他们向北京市民们散发宣传材料。
        这些宣传材料告诉北京市民们,山东的丧失,意味着中国要亡国了,全国各界人民要团结起来。
        在使馆区,大批北京的警察和外国使馆的军人们紧张地列阵以待,命令学生们不得进入使馆区。
        学生们转而向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家进军,曹汝霖是当年西原贷款的谈判者。
        曹汝霖当时不在家中,爱国学生暴徒们强行闯入曹家,一群爱国学生殴打了在曹家作客的章宗详,一位政府的高级官员,爱国暴徒们一直把章宗详殴打到昏迷才住手,纵火焚烧了曹家。
        维持社会秩序的警察们开始镇压爱国学生的暴力行为,有一个学生在拘捕过程中,袭警被打成重伤,三天之后不行死亡。另外有三十二个学生暴徒被警方制服拘捕。
        北大校长蔡元培表示抗议,要求北京政府释放爱国学生。北京政府表示这些学生歹徒必需要接受司法审判。
        蔡元培以欧美同学会会长的身份,号召全国各界罢工罢市,向政府施加压力,释放爱国学生,并且辞去北京大学校长职务,表示抗议。
        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各地禁止抗议集会,并且下令各地警察对于抗命抗议游行集会进行镇压。
        革命的精神已经传遍了全国各地的学校。
        各地学生组织了爱国学生联合会,并且在1919年6月,成立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
        从5月5日起,无视禁止游行的政府命令,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武汉,福州,广州和其他许多地方学生开始上街游行抗议。
        在各地警方镇压这些非法抗议中,有几个学生在暴力袭警抗法过程中不幸死亡,另有一些受伤,各地的监狱里,迅速塞满了这些非法爱国抗议者。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4 18:22
TOP Posted: 01-25 21:07 #304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15
        在旧中国的儒家传统体系里,读书人作为一个特权阶层,是有着特殊的社会地位的。
        而在中华民国的军阀时代,知识分子的这种特权地位在现代民主的外衣下,依旧存在着。
        社会各阶层对于读书人依旧怀有着旧体系里的尊崇心态。
        爱国学生们和蔡元培这些爱国知名学者们成功地利用这种社会心态,通过爱国宣传,爱国学生们的违法行为和暴力行为,迅速得到了全国各界的同情。
        各大城市的商会和商人组织都纷纷发出了同情爱国学生的舆论。
        虽然此时还没有一个全国的劳工组织,但是各地的工人们也开始参加了示威游行,表达他们对爱国学生们的同情。组织这些工人的,有当地的学生联合会,有各地此时兴起的社会主义学习小组,还是青帮这样的爱国会党。
        最大规模的工人罢工游行活动,是在上海,这里是青帮的大本营。在爱国会党的发动组织下,上海四十三家企业的六万多工人发动了罢工和游行,表达他们的爱国呼声,要求惩办卖国的汉奸,同情支持爱国学生。
        爱国军阀们也加入了这场全国各界的爱国行动。
        各地军阀也开始发表通电,指责中央政府卖国,要求惩办汉奸。这其中最为慷慨激扬的通电来在当时的小军阀吴佩孚。吴佩孚不仅是指控中央政府,要求惩办汉奸,释放被捕的爱国学生,而且用武力作威胁,扬言要挥师进京。吴佩孚本是秀才出生,这篇通电像八股文一样文辞出色,而又有时务体的流畅。
        吴佩孚的通电,为他赢得了全国的声望,不仅各地的爱国军阀开始表示出对他的仰慕,各地的学生也开始崇拜这个爱国军阀。
        五四爱国运动的矛头不仅是指向卖国的中国中央政府,而且指向了日本。
        各地爱国学生们开始宣传大家抵制日货,这一诉求得到了社会各界不少人的支持。中国的抵制日货运动持续了有一年多,对日本商品的在华销售量造成破坏性打击。
        在中国的日本侨民,也开始遭到种族仇恨骚扰和攻击,中国的反日种族主义仇恨思想,从二十一条到五四,又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啦,开始对无辜的日本侨民施加爱国暴行啦。
        后人去回顾五四运动,会发现一个骇人的现象,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们,他们都是以追求民主和科学而自居的进步青年。
        五四运动之后,这些学生领袖们更加的感受到了亡国亡种的危机感,他们开始承担起爱国救亡的责任,他们开始和社会各界发生接触,唤醒民众的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
        而新文化运动中的知名学者们的表现,也是非常骇人的,爱国学生们的行为,就是他们所教育和宣传的民主么?
        当时批判五四学生暴行的声音是很微弱的。
        梁漱溟站出来指责学生们对曹,章的暴行。梁漱溟说,就算他们罪大恶极,在罪名没有确定之前,他们是自由的。就算是国民大众的举动,也不可以横行霸道。绝不能够说因为我们做的是对的事情,就算犯法都可以。。。我认为这是非常大的问题,什么问题?就是只顾自己而不尊重别人,这是几千年专制形成的。
        胡适和北大的新校长蒋梦麟说,爱国学生的行为,是暴民的专制。
        民治主义的第一个条件,是各方的意见都可以得到发表。而五四当中,对于出现的反对意见,就加以威压,这是暴民的专制。
        民治主义的第二个条件是责任心,人人要负责任,要尊重自己所主张的,要用正确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可惜的,这些人微弱的指责声被淹没在爱国的声浪里。
        甚至压倒性的声音是,爱国学生打卖国贼,打的有道理。烧卖国贼的房子,烧的有道理。
        迫于全国各界的压力,中国政府释放了爱国学生暴徒,撤消曹,章,陆三位政府官员的职位。而在法国,爱国留学生们和一批爱国华侨包围了中国使团,用暴力阻止了他们签署凡尔赛条约。
        从1905年清国废除科举,到1919的五四爱国学生暴行,我们可以看到一条历史的线索,旧儒家道德价值体系死亡了。
        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
        一批激进的进步学者开始反思之前对西方民主思想,和西方文化的崇尚和向往。
        北大的历史学教授和图书馆长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说,
        当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我们曾经梦想说,这是人道主义和和平的胜利。。。看看巴黎和会,弱小民族的权力和自由在哪里?我们的权力和自由成为了强盗国家的牺牲品。
        新青年在五四运动之后发表了一篇宣言,表达了要寻找一个新的政治哲学体系。宣言是这么说的,
        虽然我们并不认为政治是万能的,但是我们认识到政治是公众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相信,在一个真正的民主社会里,政治权力是分配给全体人民的。尽管这个分配或许会有限制,但是限制的标准,应该是这个人是否工作,而不应该是这个人是否拥有财产。。。
        从五四运动之后,陈独秀,李大钊等进步学者们在文化思想,更趋于革命,开始了五四文化革命。同时他们开始转向政治,用他们的力量,挽救面临着亡国亡种大祸的中国。
        上海的工人大罢工和大游行,展现了一个新的力量,工人的力量开始出现在中国政治生活中。
        五四运动中各地学生们所组织的全国学生联合会,为走向中国共产党的道路,铺下了第一块砖。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4 23:33
TOP Posted: 01-25 21:07 #305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16

        马克思主义的承诺

        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形态,许多人会很自然地有这样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像陈独秀这样的知识份子,一直在宣传鼓吹民主的知识份子,居然这么快就转向这样的一个极权主义意识形态?
        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一个事实,民主只是许多知识份子们所在寻找的工具。
        辛亥革命爆发之前,在日本发生了大论战,不论是梁启超这样的立宪派人士,还是汪精卫这样的革命党人,他们所追求的都是同样一个目标,中国的富强。而宪政民主,是中国走向民主的富强的唯一工具,唯一道路。
        进入共和国之后,共和国的失败,无情的现实面前,中国的知识份子们,所追求的已经不再是中国的富强,而是挽救中国将要面临的亡国亡种的残害。许多知识份子们,真诚地恐惧,他们认为,弱肉强食的社会进化论,就是这个世界的公理。恐惧感压迫着他们,他们在急迫地寻找一条拯救中国免于灭绝的道路。
        这两代的中国知识份子,他们所作的思考和努力,目的是明确的,是非常实用性的。他们并不是在追求某个特定的意识形态,他们对任何意识形态都没有承诺和忠诚。
        我们大家应该注意这样一个有喜感的历史事实,在中国共产党创立前一年,陈独秀还在研究思考基督教拯救中国的可行性。基督教不错哦,可以把中国社会进化到公民社会哦,可以让中国人的内心世界更加纯洁,更加真诚哦。
        在1917年俄罗斯布尔什维克革命之前,中国的知识份子们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并不大。
        除了共产党宣言的节译本之外,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很少被翻译成为中文。
        就算是孙中山所接触的那些社会主义思想,其实是来自于另一个传统,来自他所读到的一个美国人的论著,孙中山所说的卓尔基亨利。美国作家亨利乔治Henry George对于英国的社会主义者影响很大。
        最初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对于接触过的中国知识份子来说,不像一个有用的工具。
        除了太平天国之外,马克思对于中国事物根本没有兴趣。
        而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从原始共产主义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再进化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说法,看上去也套不进中国的历史经验。
        而当时的中国甚至连资本主义社会的萌芽阶段都说不上,马克思却又说资本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前提条件,要按这个说法,社会主义离开中国还是太遥远啦。
        所以尽管当时的报纸上都有报道过托洛斯基领导的彼得格勒苏维埃成立啦,后面又报道过列宁成立了革命苏维埃政府啦,这些消息都没有引起过中国知识份子的关注和讨论。
        但是渐渐的,开始有人俄罗斯所发生的这一系列事件,有可能要比当年的法国大革命还要伟大哦。
        开始有知识份子关心起俄罗斯的事态发展了。
        对于晚清时期接触西方民主思想的许多中国知识份子来说,他们对于卢梭的理论,对于法国大革命,是非常推崇的。
        客观的说,俄罗斯布尔什维克革命是和法国大革命有相似的地方。
        他们都推翻了一个君主帝国。绝大多数革命领袖们在革命成功之后,都被自己的革命战友杀光了。
        而不同的地方是,法国大革命带来的是法国国内和欧洲的动荡。而俄罗斯革命,则不仅影响到欧洲,而且影响到了亚洲。
        1918年1月的时候,上海的一家国民党报纸率先开始歌颂称赞布尔什维克,之后不仅,孙中山本人还向列宁发去了他个人的祝贺。
        接下来,布尔什维克和保守的白俄之间开始展开激烈的战斗,列宁和德国议和停战,英法美日等盟国开始对布尔什维克表现出强烈的敌意,这一系列事态的发展,使得更多的中国人开始关心起在俄罗斯所发生的事情。
        他们中的先行者,名字叫李大钊,他当时是北京大学的图书馆馆长。
        1889年,李大钊出生在河北的一个农民家庭,他卖掉了他所有的微薄家产,进了洋学堂学习。在清国的时候,他曾经加入过江亢虎所创办的中国社会党,这是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
        1913年,李大钊得到一个天津士绅的资助,去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在日本留学期间,李大钊以他的写作能力,和编辑才能,在留学生中赢得了声誉。
        1918年,李大钊因为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所赢得的声誉,被任命为北大图书馆长。他同时也在北京教授历史。
        1918年6月,张勋复辟失败之后,李大钊发表文章,批判反动的军阀政治,同时歌颂俄罗斯革命。李大钊认为,苏维埃联盟,是不同于东西方文明的第三个文明,一个新崛起的文明。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俄罗斯不可避免地遭受到东西方文明的影响。但是现在,李大钊充满赞美之情地写到,我们不仅要仰头欢迎这个世界新兴文明的曙光,而且要用耳倾听新俄罗斯的声音。这是一个建立在自由和人文主义基础上的新俄罗斯。我们要迎接,顺应这股世界的新浪潮。
        李大钊说,英国和法国曾经有过辉煌,但是现在已经在走下坡路。而德国已经到达它的巅峰,很快就也将衰退。而俄罗斯却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俄罗斯在文明进化中相对的落后和慢速,现在却积累了充足的力量发展向新的高度。难道中国不也会这样的飞跃么?
        李大钊开始在他的北大办公室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有十多个的学生和北大职员参加了学习。他们开始在李大钊的带领下,学习和讨论马克思的资本论。
        陈独秀对李大钊他们的学习表示出支持,作为当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青年刊物,新青年的主持人。
        1919年5月1日,由李大钊担任执行总编辑,新青年出版了一个马克思主义特刊。
        特刊里绝大多数的文章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概念作学术性的分析和阐述,其中有几篇文章是对马克思的论述方法提出了批判。
        但是李大钊的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当时并没有在这个特刊里发表。在这篇论文中,李大钊对于阶级斗争理论,和资本主义剥削理论进行了非常仔细认真的分析。
        由于新青年在中国的青年中是最为时尚,最为畅销的刊物,马克思主义开始被全国各地的读者们所接触到。
        1919年7月,发生了一件事情,这个事情使得许多爱国知识份子对苏维埃联盟的好感值暴涨。
        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暴民运动,并没有改变这么一个事实后果。巴黎和会列强承认日本在山东的特权,中华民国并没有把山东半岛拿回来。
        许多的爱国学生和学者们,他们认为中国被列强出卖和背叛。美国也出卖了弱小的中国,选择了和强大的日本勾结。
        他们所理解的“公理”是什么?他们所理解的“契约精神”是什么?
        陈独秀的那篇“公理战胜”,在中国出现,更显现出讽刺意味。
        1919年7月,俄罗斯副外长加拉罕发表加拉罕宣言,宣言称,新政府否定旧沙皇时代的帝国主义政策。因此,苏联将放弃在满洲的特权,将取消一切沙俄和中国之间的秘密条约,放弃庚子赔款,放弃在中国的远东铁路权益,将铁路无条件无代价地归还中国。
        苏联的这个立场,在五四运动之后,和当时的欧洲列强,日本和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许多爱国知识份子们认为,苏联是中国最真诚的朋友。
        (这里有个有喜感的历史事实要提前讲述一下,日后斯大林是宣称,加拉罕宣言存在法文文本的翻译错误,不具有法律意义。)
        中国的许多爱国者们被加拉罕宣言所感动,苏维埃所追求的,是把东方的人民从外国资本主义和军事力量的压迫的苦难中解放出来,尤其是中国人民。
        到1919年底,被吸引到李大钊的学习小组的人们已经呈现出多元化。他们中有的是北大学生中家境优越的精英学生,有的则是完全不同的身份。
        毛泽东是这个小组的热心参与者,虽然他并不是北大的学生。毛泽东在长沙时候的伦理学老师此时已经是北大的一个伦理学教授,在老师的推荐下,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图书馆里得到了一份文员职位,毛泽东和老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5 12:05
TOP Posted: 01-25 22:22 #306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17
        小组的另一位热心参与者名字叫瞿秋白,他来自江苏,曾经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并且是一个不错的古文学者。瞿秋白感受到这个社会的不公义,是来自他个人生活的一个不幸遭遇。瞿秋白的母亲,在无助和绝望中选择了自杀,她的丈夫沉迷于鸦片烟瘾,而不承担起养家的责任,她的族人也对她和她的孩子的困境漠然而不施援手。家境贫寒的瞿秋白是读不起北京大学的,他当时是在外交部所办的学校里学习俄文,学校不仅完全免费,而且还提供些生活费用。
        第三个热心的学习者张国焘,则来自和毛泽东,瞿秋白他们完全不同的背景。张国焘的家庭,在江西和湖南的交界处,他的父亲非常富有,是一个客家人的大地主。还是在少年时代,张国焘就曾经帮助过孙中山的革命党人走私军火。他对爱国的革命事业表现出勇气和奉献精神,他也曾经积极参与过打倒袁世凯的政治活动中。在五四运动中,他是一个积极的学生领袖,被北京学生会推选作学生会主席。
        虽然最初这一批满腔救国热情的年青人们对布尔什维克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显现出了积极的学习兴趣,但是有一个明显的问题是需要解决的。马克思主义所描述的前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所作的批判,和当时的中国社会现实,有着太遥远的距离。他们如何能够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挽救中国亡国亡种的悲惨灾难的工具么?
        一个更为令人苦恼的社会现实是大家都看到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城市无产阶级是马克思学说的核心,而共产党则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可是当时的中国产业工人却又是如此弱小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一个鼓舞激励他们的事实是,俄罗斯的社会情况也几乎套不进马克思的模式,但是俄罗斯的革命却取得了成功。
        李大钊创造性地再解读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李大钊把中国定义作一个“无产阶级国家”。李大钊说,就像资产阶级利用强权和谎言欺骗,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一样,外国资本主义用同样的办法,在剥削全中国人的剩余价值。
        理性论证的过程,要尽量避免类比,因为许多前提,和概念的内涵其实是不同的。这是一个逻辑理性的常识。辜鸿铭用茶杯和茶壶的关系,类比夫妻关系,去反驳进步学生。就是在玩这种逻辑游戏。我们愿意相信,李大钊是因着真诚的无知,在这里犯了如此明显的一个错误。
        有了“无产阶级国家”这个概念,基本上这套意识形态是值得往下继续研究啦。
        从1920年开始,李大钊开始发表一系列文章,宣扬他的马克思主义学说。
        基于中国是一个无产阶级国家,这个前提,他开始了一系列推理,开始完善他的政治学说体系。李大钊甚至说,由于外国列强的力量更为强大,中国所遭受的剥削,甚至比被资产阶级剥削的工人们更为惨重。
        李大钊说,今天的世界经济已经从资本主义向着社会主义进化,欧洲,美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社会都已经开始了这个进化过程,而中国却还没有进入这个阶段。但是中国的民众们,却间接地成为了资本主义压迫和剥削的牺牲品,中国民众的处境甚至比这些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劳动阶级更为悲惨。
        李大钊在再解读马克思理论的同时,他殷切地敦促追随他的青年们到中国的乡村去,去了解乡村农民们的生活情况,因为李大钊认为,和俄罗斯革命的早期阶段一样,对社会大众的理解,对他们观点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李大钊鼓励青年们说,要学习俄罗斯的革命前辈们,到农民中去,用我们的鲜血和汗水,向社会民众们传播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原则。
        李大钊认为,接触理解发动农民,在中国有着比在俄罗斯,更为重要的意义。接下来,李大钊在理性标准上,又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大胆飞跃,
        我们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劳动阶级的绝大多数是由农民组成。如果农民没有得到解放,那么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得到解放;他们的痛苦就是我们一个国家的痛苦。他们的无知是我们一个国家的无知。他们生活的好,或者是坏,就是我们这个国家政治的好与坏。走出去,去发动农民们,唤醒他们对解放的要求,说出他们所遭遇的苦难,让他们摆脱无知,成为能够规划自己命运的人们。
        李大钊开始大力宣传鼓吹,知识份子们必须尽力摆脱,远离城市的堕落,去乡间田野和农民们并肩工作。他建议说,生活在农村中的受过教育的年青人应该承担起责任,准备恢复重建在乡村的宪政体系,城里去的学生们要向广大农民科普解释投票的重要性,基层自治的选择,也要审视和揭露存在于农村的剥削性利率和地租。
        到1920年早些时候,北京大学的学生们组成了“大众教育演讲所”,开始追随李大钊的教导,进入北京周边的乡村。
        这一次的经验不仅仅是一个次学生性的体验
        在1920年和1921年,河北省大部分乡村,连同相邻的山东,河南和山西的许多地方,因为持续干旱,出现了大饥荒。
        这些地区农村的人口平均密度是,每平方英里1230人,农作物枯萎,政府和社会的救济工作又非常有限,出现了灾难性的后果。在五个省的48.8百万人口中,据推测有至少五十万人死去,而又有19.8百万农民跌入破产的陷阱。
        许多农村的房子,门和房梁都被拆除了,人们把这些木头卖掉,或者烧掉取暖;乡间的公路和铁路线上开始涌现出大批离家求生的灾民,为了强行爬上拥挤的火车,许多不幸的农民被压死,摔死,或者成为残废。
        数以万计的儿童们被卖了作仆役,或者妓女和小妾。一个村子里,百户人家中的六十多户人家完全没有食物,村民们在悲催的处境下,被迫吃草和树叶。
        瘟疫开始在这些已经无力反抗的农民中肆虐,在这些瘟疫中,最致命的,同时最具传染性的是斑疹伤寒。
        北京的大学生们把他们所看到的惨景告诉了大家,上海,广州和其他许多地方的知识份子和学生们都有人开始去乡间作调查。
        如果我们去审视中国共产党中的许多年青人,他们都多多少少有过类似的经历。
        如果不是去作过农村调查,他们中有的人则是曾经在读书会中和工人们接触,接触过劳工们的疾苦。
        李大钊学习小组中的一个年青人,瞿秋白,他拥有了一个特殊的经历,他亲自去了苏联,去观看这个他们在北京热烈讨论过的新国家。
        1920年8月,北京晨报和上海的一家报纸合作出钱,聘请瞿秋白作为特派记者,去革命后的俄罗斯实地采访,向中国的读者们报道这个新国家所发生的事情。
        这个时候的俄罗斯,正处在革命后的艰难时期,贫穷和严格的管制,是这个时期俄罗斯时候的现实。但是瞿秋白并没有因此而沮丧,相反,他却充满了希望和信心,瞿秋白认为,他在这个新国家里看到了高尚的品质,这是之前的俄罗斯所不具备的,因此,苏维埃世界是沐浴在曙光中的新兴的俄罗斯。
        瞿秋白从俄罗斯发回了一系列的报道,但是如果按照新闻的标准作批判,瞿秋白所发回中国的并不是基于事实而作的陈述,而是他的个人感情抒发,个人对于革命所抒发的赞美诗歌。
        瞿秋白充满感情地说,莫斯科是人们心海中的灯塔。
        瞿秋白又带着伤感说,中国却看不到社会主义的光芒,中国是一片黑暗的土地,在中国,我几乎已经失去了视力。
        他倾听了列宁的演讲,他倾听查理平Chaliapin吟唱普希金的诗篇,他和卢那察尔斯基交流“无产阶级教育”的理念,他参加了克鲁泡特金的葬礼,他在托尔斯泰孙女的陪同下,游历了这个大作家的庄园。
        瞿秋白被当时俄罗斯革命党人深深地感染和打动,和他们一样对着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5 15:31
TOP Posted: 01-25 22:23 #307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18
        寒冷的气候和营养不良,击倒了瞿秋白,他在俄罗斯病倒了,无法继续为派遣他的两家中国报纸工作。
        从重病之中复原之后,瞿秋白留在了莫斯科,并且在1922年早些时候,加入了共产党。
        瞿秋白从俄罗斯发回中国的一系列报道,鼓舞了在中国李大钊他们。
        李大钊这样教导中国的青年人,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生根,必需从三个方面改变中国人的心灵。
        首先是知识的掌握,通过知识的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现在的社会体系,道德价值体系进行批判。其次是情感上的认同和投入,青年们必需要意识到,这是要用全新的体系替代现有的体系,情感上的认同和投入是必需的。最后,是坚定的意志,他们要有顽强的意志,才能够致力于改变中国这个客观世界。
        知识,感情和意志的融合,我们在瞿秋白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忠诚执着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到。
        瞿秋白要把光明带回他的祖国,他在1922年的新年这样充满感情地写到,莫斯科突然间已经离远东越来越近,向远东望去,殷红的天空是如此的充满光明。
        看起来,现在剩下来的,只是有人愿意采取行动,追随这一股不可预测而又强大到令人眩晕的洪流。

        五四文化运动

        五月四号在北京发生的爱国学生暴民打砸烧暴行之后,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分流。
        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左翼的进步知识份子和进步学生们,和胡适蒋梦麟这些自由主义知识份子渐行渐远,我们可以把这一类的进步知识份子们所进行的全盘否定旧中国传统的文化运动称作五四运动。
        此时的许多中国知识份子,感受到空前的危机和恐惧,中国就要亡国亡种了。他们的文字里,大多带着明显的危机感,急迫感,悲情和愤怒。
        五四运动的爆发,可以向上一直追溯到梁启超。旁听谈判的梁启超,把中国政府出了“内奸”的消息传回中国,由此引发一连串的事件,直到五月四号,爱国学生们用暴力流氓手段,殴打了一个他们所指控的内奸,并且纵火焚烧了官员的私人住宅。
        而梁启超本人又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的,作为社会进化论的追随者,梁启超一度是强权和铁血的追随者,他期待中国能够出现克伦威尔那样的强有力的领袖,能够带领中国通过民主宪政走向富强。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梁启超去欧洲学习考察,回国之后在北京晨报上发表了他的系列感言,这一系列的文章中,梁启超对自己曾经追随的社会进化论,对强权意志,提出了反思和批判,他进而针对新文化运动中高喊科学和民主的口号,提出了迷信科学万能的问题。梁启超甚至认为,西方文明思想已经破产。
        梁启超认为,中国人应该继续追求民主建设,倡导国民运动,教育中国人现代的国民意识,同时在文化上,应该保留旧中国的道德伦理价值体系。
        从此,梁启超完全退出中国政治活动,致力于推动新文化运动。
        1926年,梁启超因病进入协和医院,居然被医生误诊切除右肾。梁启超大力倡导西医,他认为中国人的西医尚处于起步阶段,丑闻如果传开,会对西医事业发展造成伤害,因此不允许公开报道这条医疗事故。
        1929年,梁启超因病在协和医院去世,得年五十五岁。
        梁启超的政治主张,从君主立宪到革命,又回归君主立宪,中华民国之后又反对复辟帝制,被许多人指责为善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他每一次的转变背后,都有着明晰的线索,基于他思想的演变。梁启超按照他的理解,追求能够把中国带向富强的道路。
        他的政治生涯中,有两个明显的污点,一个是在清国百日维新过程中,阴谋策划袁世凯发动兵变,鼓动袁世凯杀死曾经有恩于自己的荣禄,劫持慈禧太后。这个行为,明显是要将袁世凯陷于不忠不义的困境当中。
        另一次则是在袁世凯的复辟帝制过程中,梁启超和他的学生蔡锷,策划了骗局,玩弄阴谋诡计,煽动蔡锷欺骗,陷害,背叛曾经有恩于蔡锷的袁世凯。
        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当中,梁启超先生作为独自摸索的先行者,大力向清国的读书人们推广介绍西方文化思想,对中国知识分子接触了解西方思想,起到了重大的贡献。
        梁启超先生这一代人的工作,是先行开拓者。在五四运动之后,他开始归向自由主义思想。而在他之后,新崛起的胡适,蒋梦麟,梁漱溟这一代知识分子,将继续推动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五四爱国运动之后,青年学生们开始自觉地承担起挽救中国亡国亡种的责任,他们开始举办各种学生组织,开始接触城市工人和市民,肩负起唤醒民众的责任,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宣传各种救国主张,大力呼吁破产封建传统。
        封建这个词,现在开始被广泛使用,封建家庭,封建思想,封建迷信,封建伦理,反正就是旧中国传统啦,都要统统被推翻。中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
        “新潮”,“少年中国”,“曙光”,“新女性”,“平民”,“战斗”。。。从这些爱国青年学生所办的报刊名称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个年代的激情澎湃,那是一个革命精神的时代。
        主编新潮杂志的,是五四示威游行的两个学生领袖,傅斯年和罗家伦。他们大力鼓吹中国应该兴起启蒙运动,像法国的前辈思想家们一样,对封建传统进行彻底而全面的批判。他们控诉封建家庭的束缚和捆绑,他们不愿意再作家庭的奴隶。他们歌颂个人的自由,命运在他们的手中!
        鲁迅无可争议地成为五四文化运动中最为出色,在进步爱国青年读者中最为有影响力的作家。
        鲁迅早年的文学救国努力并没有得到中国社会的认同,从日本回到中国之后,他在浙江作过教师,后来又到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担任一个低级官员职位,在这个时期,他只是个没有什么名气的文人。
        1918年,鲁迅飞跃进入中国文化名人阶层。在这一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
        在这部小说里,鲁迅说,中国古书里满是仁义道德,字缝里却处处都是“吃人”两个字。中国的文化,是为主人服务的文化,主人通过对大众的压榨而获得胜利。在文章的最后,鲁迅悲愤地呐喊到,救救孩子们!
        这一部小说,为鲁迅赢得了全国范围的声誉,此后他开始接连发表文学作品。
        1921年,鲁迅开始发表著名的“阿Q正传”。这部小说以1911年的辛亥革命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小镇上底层小百姓的故事,在一连串混乱的突发事件之后,无知的主人公被糊里糊涂地冤枉处死。
        鲁迅认为自己肩负着使命,他要通过他的文字,批判揭露中国人文化上的落后,和道德上的懦弱。他的批判文字是非常刻薄的,而且常常带有悲观主义的色彩。他对中国人充满了怜悯,却又愤怒于中国人的懦弱。
        他说他像一个站在铁箱子外的人,中国人睡在一个密封的铁箱子里面。如果他什么都不作,铁箱子里的人们会在沉睡中窒息死去。如果他唤醒了铁箱子里的沉睡者,他们或许能找到解救自己的办法。就算他们逃不出来,他们至少能够清楚自己的命运。
        鲁迅的这段话,让我们想到了毛泽东的论赵小姐的死。但是我们又能看到两个人的不同。
        鲁迅是说,思考而死。而毛泽东则坚定地说,我们要战斗而死!
        鲁迅痛恨儒家传统,他对儒家传统的攻击讽刺中充满了苦毒的悲情。鲁迅不段地提到“阿Q精神”,鲁迅说,1911年的那场革命,其实根本没有改变中国人的性格,却让一群无耻的恶棍掌握了权柄。鲁迅认为,革命性的政治运动或许有一天能给中国带来正面的改变,但是他却又担心说,中国人的思想是如此的迷信和冷漠,这一天真的能够到来么?
        鲁迅悲哀而且遗憾,中国社会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阶层鸿沟,以至于在这样一个沟裂的社会中,一个人持有希望都是如此艰难。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5 21:20
TOP Posted: 01-25 22:24 #308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19
        1921年,鲁迅出版了他最优秀的一篇作品,“我的故乡”。在文章中,他这么说,希望本来是无所谓有的,也无所谓没有。它就如同地上的路,事实上,地上原本是没有路的,但是人走的多了,也就走出了一条道路。
        虽然大家的观点,主张有着很多的不同甚至于冲突,但是左翼的鲁迅他们,和自由主义的胡适他们,大都把他们改造社会文化思想的行动,局限在文字上。而陈独秀则跨过了这一条界线。
        1919年6月,五四运动爆发之后,陈独秀无视当局的禁令,带着宣传材料上街向北京市民散发传单,呼吁支持爱国学生,被警方逮捕,并处以三个月监禁刑罚。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发起者,也是五四文化运动无可争议的领袖者。
        但是陈独秀却和李大钊,鲁迅这些种族主义者,有个非常明显的不同。
        陈独秀个性冲动,他的行为和文字带有明显的感情情绪色彩。
        他对社会弱势表露出的同情和关怀,在许多时候,感情的宣泄,远远多过理性的行为。
        1879年,陈独秀出生在安徽一个富有的传统官僚家庭。
        1897年,陈独秀参加举人考试失败,后来他去了日本留学。
        在日本的时候,他积极参与许多留学生激进组织的活动,并且因为和邹容一起把清国官员的辫子强行剪去而遭到日本当局驱逐。
        但是陈独秀却拒绝加入孙中山的同盟会,陈独秀明确地说,三民主义主张,是种族主义思想,是狭隘而丑恶的。
        1915年,他在上海租界里创办了“新青年”,开始大力宣传鼓吹民主和科学精神。新青年成为在中国年青人最具有影响力的杂志。
        1917年,他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革命论”,开始明确向儒家传统宣战。陈独秀说,中国社会黑暗的根源是在于中国人传统精神思想里的伦理,道德和文学和艺术。单单进行表面的政治革命,是根本无法解决问题的。必需进行文化上的革命,必需先要把传统道德伦理革命掉。
        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陈独秀的思想主张更为激进。
        1920年,胡适公开声明,脱离新青年,自由主义思想和左翼进步思想分道扬镳。
        但是陈独秀和当时追求文化革命,全盘打倒孔家店的进步青年们,把旧的道德伦理体系革命了之后,出路在哪里?
        陈独秀在孜孜不倦地寻找中国未来的方向,他在各国各学派的社会主义主张中进行寻找。我们至少可以知道,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陈独秀研究过以下这一系列的政治理论,日本的模范农村建设,韩国的基督教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作与学习互助社,约翰杜威的公会社会主义。

        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共产国际的建立

        俄罗斯革命成功之后,面临着一系列的内部和外部的挑战,步履艰难。
        1917年布尔什维克武装夺权了政权之后,保守反动的白俄势力,为了挽救他们理想中的俄罗斯和布尔什维克展开了激战,在俄罗斯的南部和东部,双方的战斗是激烈残酷的。
        在经济上,苏维埃联盟也处在混乱无序的状态当中。
        而在国际上,地球上的第一个赤色政权遭到当时世界各国的恐惧和敌视。
        更令人沮丧的是,德国,匈牙利和土耳其的工人运动都被所在国的政府,残酷地镇压。
        而在地球上的其余工业化国家,却根本看不到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的影子。理论上,美国英国这些高度工业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应该出现一波又一波工人运动的怒潮才正常啊。
        为了支持帮助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列宁成立了共产国际,也有的人称它作第三国际。因为在1915年,孙中山曾经建立过联系的第二国际已经解散。而共产国际最初的各国会员组织,都是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组织,他们都是第二国际的成员。
        1919年3月,共产国际在俄罗斯召开第一次大会。
        有喜感的是,虽然所有的会议代表都是来自俄罗斯或者欧洲国家,他们却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发表了一个宣言。在宣言中,共产国际高度颂赞了苏维埃模式的政府组织,敦促各国的共产党和非共产主义的工人运动展开斗争,同时表达了他们对各殖民地地区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压迫斗争的支持。在宣言中,他们提到了中国,他们支持中国人民抵抗日本蚕食压迫的斗争。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民族主义运动在欧亚各地兴起,开始冲击改变着原有的国家格局。在战败的奥匈帝国,奥地利人希望他们能够和德国组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在战败的奥斯曼帝国境内,大突厥主义并没有得到认同,各地开始出现争取成立独立民族国家的运动。
        列宁和共产国际的领袖们面临着两个战略性的选择,
        1. 支持海外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运动,而这就意味着会削弱该国的反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运动。
        2. 支持位于强势领先地位的民族主义运动,尽管他们是资产阶级改良者。
        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有着许多创造性的贡献。
        列宁在马克思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历史进步发展之间,加入了一个帝国主义阶段。
        同时又创造了一个半殖民地概念,具体的半殖民地概念如何明确界定呢?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
        列宁主义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而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地区人民对帝国主义压迫剥削的反抗斗争,将加速帝国主义在高度工业化的本国的崩溃灭亡。
        1920年7月,共产国际召开第二次大会,在会上,列宁明确了革命的方向。列宁认为,只要得到先进的苏联的指导和支持,落后的国家并不一定要经过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些地方,共产国际必需支持帮助农民苏维埃,农民苏维埃可以和资产阶级民主政党结成“暂时的同盟”。
        在这次会议还没有召开之前,列宁已经向中国派遣出了使者,去调查研究中国的情况,看看能不能在中国建立一个共产主义政党。

        中国的社会主义学习小组

        五四之后的知识界救国活动,可以分成两个类型,一类是胡适和傅斯年这样,专注在学术性的思考和论述。一类则是陈独秀和张国焘这样,他们成为实干家,直接进入政治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传播扩散开之前,中华民国的许多进步思想的年青人,是无政府主义的追随者。这个思想传统可以追随到晚清时代的日本和法国留学生。
        汉学者Peter Zarrow在1990年发表论文,对中国的无政府主义思想传统进行了研究。
        根据他的研究,在马列主义进入中国之前,追随社会主义思想的进步思想青年当中,主流是无政府主义者。
        进步青年们对俄罗斯的无政府主义思想家们推崇倍致,瞿秋白参加克鲁泡特金葬礼,克鲁泡特金当年在中国进步青年中,就拥有广泛的追随者。当然还有著名的托尔斯泰啦,你懂的。
        中国的进步青年们用优美的文字,歌颂他们期待的乌托邦社会,他们尤其痛恨封建家庭对妇女的束缚,对自由爱情的扼杀,他们歌颂追求自由而无约束的爱。同居而不结婚,那也是相当时尚的一件事情,在五四时期的无政府主义进步青年当中。
        无政府主义者同时也痛恨封建地主,这个时代的中文里,封建就是旧中国的意思,他们痛恨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和压榨。他们用革命性的激烈文字,鞭笞万恶的封建地主,控诉万恶的剥削和压榨。他们是文化革命的大力倡导者。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6 09:47


乡亲们要记住哦,五四时代,中华民怪的那个时代,中怪年青人的思想,那是灰常灰常进步开放的闹。
因为儒家体系崩溃,全地球上,最自油,最进步的思想,都在中怪得到粉多粉多的追随者。
公妻猪尾啦,自油的爱啦,已经粉流行乐闹,在进步青年中。
所谓自油的爱,揍是,一男一女所谓相爱,然后同居,然后,感情不和乐闹,小种马伟大?还是托尔斯泰伟大?这是大问题闹。
然后分开乐闹。
然后再自油乐闹。。。
读某国的伪史,那里看的懂中国历史,嘿嘿。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6 10:33
TOP Posted: 01-25 22:25 #309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20
        无政府主义者们不信任不依赖政府,他们相信个性的自由,个性的解放。人性的自由和解放,将通过不流血的方式,带来一个乌托邦世界。
        进步文学青年中的一位杰出作家,在这个时期还是一个少年人,1931年,他开始发表小说“家”,他的笔名叫“巴金”。巴金成为鲁迅之后,又一位影响力广泛的文学家。
        在巴金著名的家,春,秋系列小说了,对封建家庭进行了彻底的控诉,你们养育我,就是为了占有和剥削我!这部小说,唤醒了更多进步青年的觉悟。
        但是Peter Zarrow指出来了这些无政府主义文学青年理想中的一个致命的问题,挣脱了封建传统的枷锁,就能飞跃进他们渴望的完全自由么?靠他们的文字,和那么几个暗杀行为,就能够打倒封建军阀们么?就能够摧毁这个封建社会体制么?
        无政府主义者的理想,就只能存在于他们的文学作品里。这是一个他们可悲的困境。
        五四运动之后,无政府主义文学青年们开始有了新的希望。
        1919年,在蔡元培的大力倡导之下,从北京开始,全国各地的大学生和中学生们开始组织成立各种学习小组,在北京,在天津,在济南,在武汉,在长沙,在广州,各地的大学生,中学生们开始组织起来,最为活跃的学生学习小组,是出现在文化教育中心,上海。
        学生们还创办了各自的报刊杂志,宣传他们的主张和理想。
        在蔡元培,李大钊等人的倡导之下,他们积极主动地深入社会基层,广泛接触农民和城市的劳工阶层。
        他们有着自己的觉悟,他们有着历史的使命,他们要挽救中国,他们要挽救这个社会。社会主义思想,对于许多青年人来说,是改造社会的有力武器。许多年青人相信,通过和工人们的理解和合作,知识阶层和劳工阶层的冲突斗争,是可以避免的。
        根据汉学者Arif Dirlik在1989年的论文,在这个时代,中国的许多社会主义者,包括国民党中的青年人,他们并不攻击资本主义,他们矛盾所指向的,是封建地主,是中国当时还存在的传统土地制度,也就是封建土地制度。
        到1920年,各大城市的激进的学习小组已经发展日趋成熟,青年们互相鼓励,一起研究思考社会问题,他们中间也开始涌现出自己的领袖人物。
        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无疑是当时中国对马克思主义研究讨论的最为深入的一个。
        主流的历史学者都倾向于认为,陈独秀和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两个缔造者。但是Arif Dirlik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的结论是,李大钊教授虽然热情地推广鼓吹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具体到政治行动上,李大钊更希望看到一个由各种社会主义者合一的一个联盟。
        毛泽东的思想经历
        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历程,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他当年也曾经是一个克鲁泡特金无政府主义思想的追随者。
        少年毛泽东的个人成长经历就体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还不满十八岁的时候,因为觉得学校里的课程设置无趣,他居然选择了退学自己学习西方哲学,政治学,和科学书籍。失望而愤怒的父亲,从此不再在金钱上供养毛泽东。这娃从此就靠自己谋生啦。
        毛泽东阅读了大量的西方思想文化书籍,作为一个自学成才的年青人,他所投入的努力是惊人的。
        蔡元培曾经翻译过德国哲学家Friedrich Paulsen的“伦理学体系”System der Ethik,当时年仅十八岁,而且没有接受过大学哲学培训的毛泽东,就自己阅读了这本书,并且作了大量的批注。
        这位当年曾经在德国流行过的哲学家主要有这么几个观点,
        1. 意志是理智的源动力will is primary to intellect
        2. 伦理则是自然的一部分。
        Paulsen说,伦理是宇宙的行为体现,个人的伦理也是如此。因此,主体和客体间的关系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
        早从1905年开始,当时还在巴黎的蔡元培等人就开始倡导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由中华民国政府提供资助,鼓励帮助更多的年青人留学法国。
        到五四运动之后,随着救国图存危机感的加剧,大批的青年人参与了这个运动,去法国勤工俭学,学习西方的文化思想。
        青年毛泽东的许多亲密朋友们都参加了这个活动,他们的事迹,我们会在后面讲述。
        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毛泽东能够有愿意资助他的关系人,或者他本人家庭有足够的经济能力,毛泽东自己也会参加到这个运动中去。但是很可惜,毛泽东这两样都没有。
        毛泽东漂泊在北京和长沙之间,除了自学之外,还必需养活自己,这个期间,他还作过一段时间的洗衣工人。
        1919年,在五四运动爆发前,毛泽东回到了长沙。他组织了一个学习小组,并且也创办了自己的刊物。
        此时的毛泽东认为,人民遭受压迫的阶段之后,将进入一个人民改造的阶段。中国弱小而屈辱的经历之后,将崛起成为一个领先的国家。毛泽东的这种对立面的合一的思想,可以一直追溯到旧中国传统里的老子学说。
        毛泽东不仅是在进行思考,他也积极参与到实际的政治活动中。
        在当时的中国,各省自治,形成联邦国家,那是一个相当时尚的政治观点。许多人都相信,联邦制度是更合适中国的。
        湖南当时也兴起了独立运动,试图制定一部湖南宪法,实现湖南自治,驱逐外省来的军阀。毛泽东也积极投入这场“湘人治湘”的自治运动中。
        毛泽东认为,湖南的事情,应该由湖南做决定。人民自决,这是门罗主义都公开倡导的!外省人,怎么可以悍然干涉湖南内政。
        一直到此时,毛泽东还没有表现出对阶级斗争思想的承诺和忠诚。
        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千年的儒家传统,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传统,为大我而牺牲小我,这个传统思想,是很容易接近共产主义的。
        而儒家传统里对“治”的追求,早已经被进步知识分子所革命,革命,是这个时代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

        共产国际派外中国的使者,有两个人。一个的名字叫维京斯基Woitinsky,当时他是一个27岁的年青人,但是已经有着丰富的革命经验。他曾经倍反布尔什维克的军队逮捕过,坐过牢,还曾经领导发动过一次成功的监狱暴动。
        另外一个人名字叫杨明斋,他在中国出生,后来移民西伯利亚作工人。在布尔什维克革命成功之前,他已经在莫斯科生活和学习了十年时间。
        1920年4月,他们两个人到达北京之后,首先联系的是一个在北京大学里教授俄文的俄罗斯教授。经过他的介绍,他们和李大钊取得了联系,李大钊建议他们说,你们应该去上海和陈独秀会面。
        在北京的监狱了服完三个月的刑期之后,陈独秀离开北京去了上海。
        在上海租界里,陈独秀继续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同时思考寻找中国的出路。
        1920年5月,维京斯基和杨明斋到达上海,他们见到了陈独秀。
        共产国际的特使们给了陈独秀一个明确的革命方向,一条可以把中国带向光明的道路。他们同时也有一整套组织经验,和具体的操作办法,可以把现存在中国各地的社会主义小组组织团结成为一个政治组织。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6 13:20
TOP Posted: 01-25 22:26 #310樓 引用 | 點評
两千斤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3044
威望:410 點
金錢:7448 USD
貢獻:1000 點
註冊:2023-06-10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1-25 22:27 #311樓 引用 | 點評
天寒


級別:新手上路 ( 8 )
發帖:588
威望:60 點
金錢:33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2-02-01

1024
TOP Posted: 01-25 22:29 #312樓 引用 | 點評
坚挺有力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4518
威望:452 點
金錢:4906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22-01-29

感谢分享
TOP Posted: 01-25 23:09 #313樓 引用 | 點評
xiaobin065


級別:禁止發言 ( 8 )
發帖:189
威望:19 點
金錢:189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1-06-06

曹立仁
TOP Posted: 01-26 06:08 #314樓 引用 | 點評
学徒工


級別:俠客 ( 9 )
發帖:2369
威望:268 點
金錢:1233 USD
貢獻:0 點
註冊:2011-06-06

谢谢分享
TOP Posted: 01-26 09:03 #315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21
        共产国际特工的建议,打动了陈独秀,陈独秀接受了他们的提案。
        1920年5月,一群对共产主义怀有兴趣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开会,他们中间有社会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者,有进步主义者,其中也有国民党的党员,大家选举了一个临时中央委员会,推举陈独秀作为总书记,筹办共产党。
        接下来的几个月,就是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大步向前的时候。
        当时不论是欧美各国还是中华民国政府,都对赤色的苏联持敌视态度,把共产主义看作洪水猛兽。
        1918年5月,中华民国政府和日本签署了“中日共同防敌协定”,将赤色苏联视作敌对国,日本承诺在军事上帮助中华民国对抗苏联。
        共产国际的特工在上海开始了两个机构,一个是中俄新闻社,一个是语言学校。以这两个机构为掩护,开始招募共产主义活动份子的秘密行动。
        维基斯基夫人,已经陪同她的丈夫来到中国。她和杨明斋一起对一批年青人教授俄文,等掌握足够俄语能力之后,这些年青人被送往苏联,接受培训,成为革命行动的组织者。
        共产国际的特工们还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青年联盟,并且开办了一个社会主义月刊。
        从这里开始,共产主义的圈子开始向着全中国范围扩散,并且传播到在日本和法国的留学生社群中。

        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

        对中国共产主义运动来说,法国留学生中的一批共产主义者,在最初的很长日子里,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在1919年和1920年,有一千多个中国年青人参加了赴法勤工俭学计划,这个计划的大力推动者,除了蔡元培之外,有不少是无政府主义者。
        1919年开始有大批年青人到达法国,其中有几个人是从湖南长沙来的,他们是毛泽东的亲密朋友。他们在长沙当地的社会主义学习小组中都是积极分子,而且积极参与鼓动劳工运动。在反军阀,反日,湖南自治,五四运动等一系列政治活动中,他们也都是积极的参与组织者。他们热心于改造中国,他们热心于追求唤醒民众的救国运动。
        在一年之后,一个叫周恩来的年青人也到了法国。周恩来是天津五四运动中的中学生领袖人物,也在天津领导了一个社会主义学习小组。他因为在1920年早些时候,暴力冲击当地的政府办公机构而被警方拘捕并且服刑。因为这个刑事记录,周恩来被学校开除。在得到了严修先生的资助之后,周恩来来到了法国勤工俭学。
        在法国的中国青年社区中,年纪最小的一位来自四川,到法国的时候,他只有16岁,他的名字叫邓小平。
        1904年,邓小平出生于四川广安。这娃的家境应该不错,他的父亲,在当地的会党哥老会中,是地位尊崇的人物。
        1919年,邓小平十五岁的时候,就已经从中学毕业,然后进入四川的一所特殊培训学校,为去法国勤工俭学作准备。
        这些华人青年人主要是聚集在比较容易找到工作机会的巴黎或者巴黎周边地区。
        1921年,中法大学在里昂成立,通过考试录取中国学生,学习法国文化。从此在里昂,也形成了一个华人青年社区。
        大部分的中国年青人们都会进入特殊的语言培训学校学习法语。他们中的一些人也会在法国当地的企业里工作,在雷诺汽车厂,施耐德钢铁工厂这些劳工组织势力强大的企业里,他们加入了工会组织,并且开始比较系统地接触社会主义教条的教育。
        他们中最为激进的活动份子,来自湖南和四川,他们办了一些他们自己的地下刊物。
        邓小平此时已经表现出反抗精神和革命精神,现在存留的一个工厂记录显示,当时的雇主认为他不服从工作纪律,永远不会录用。
        而在进步华人社区中,邓小平则表现出了他的组织能力,伙伴们给了他一个荣誉称号,“油印博士”,肯定了邓小平在办刊物方面所投入的努力。
        这些激进青年热心于各种示威活动,成为积极的政治活动份子。
        来自湖南的年青激进人士中,有一位叫向警予的女士,她和毛泽东是非常亲密的朋友。
        向女士热心于女权斗争,和社会主义斗争,她是一个激情四射的女青年。
        1920年的时候,向女士和一个在法国作工的中国年青人进入了一个“革命”婚姻合同。在这个公民结合中,两个年青的爱人,用一张合影,宣告他们进入公民结合。
        照片中,两个爱人举着一本马克思的资本论。
        向女士迫切地督促她的中国姐妹们,要学习科学啊。她同时对中国政府的留学选拔考试提出了抗议,她认为,由于中国妇女被剥夺了许多学习机会,选拔考试如果对待男女一律平等的话,那对女性是不公平的,她呼吁应该确定男女人数平等的配额,以此来选拔留学生。
        向女士的这个要求,是具有合理性的。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来说,社会是有责任通过一定程度的逆向歧视制度,来保障弱势的上升空间和途径。但是很可惜,向女士的要求,在当时并没有被中国当局采纳。
        这些在法国的年青人们一直有着财务状况上的压力,和那些家境优越,在法国大学里留学的中国年青人不同,他们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而挣扎。
        在巴黎的年青华人社群组织了一系列的抗议示威活动,对低工资和恶劣的工作环境进行抗议,这些活动都被警方所破坏。
        1921年9月,他们采取了更为激进的反抗行动。在一些激进份子的领导之下,一群愤怒的华人青年们占领了里昂中法大学的建筑。这个违法行为遭到了当地警方的强力镇压,一百零三个年青人被逮捕之后,驱逐出境。
        周恩来和邓小平则继续留在法国,在法国,他们两个人都加入了共产党,并且开始积极地在各阶层华人中招募共产党员。
        此时在中国,从1920年后期开始,各地已经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小组。
        一批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开始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得到了流传。
        毛泽东本人的经济状况也开始有了好转,他结识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国民党员官员,并且成为一所小学的理事。
        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之后,他攒够了结婚所需要的金钱。在这一年的秋天,他和杨开慧结婚了。杨开慧的父亲,就是那个曾经教过毛泽东伦理学的教授。
        1920年秋天,毛泽东在长沙成立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他们学习讨论共产党宣言和其他一些马克思的著作。
        也是在这个时候,毛泽东开始在湖南的政治圈子里崛起,成为一个有知名度的作者,编辑,工人运动领袖。毛泽东广泛接触长沙的旧式的工人公会,开始教育他们革命的觉悟,并且组织领导他们为改善工作条件而斗争。
        此时毛泽东的名字,已经开始被党的领袖人们所知道,他也因此被邀请参加了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开始成形

        当时险恶的政治环境,迫使得中共的代表们只能小心谨慎地进行他们的秘密活动。
        当时正好是放暑假的时候,他们选择了在一所空置的女子学校里进行秘密聚会。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6 16:56
TOP Posted: 01-26 10:03 #316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22
        与会者觉得会场外出现了形迹可疑的窥视者,他们决定换一个地方继续他们的秘密活动。
        他们在浙江南湖租了一艘画舫,继续他们的会议。
        出于各种原因,陈独秀和李大钊,当时两位最具有影响力的领袖人物都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主导这次会议的,是刚刚到达上海的一个共产国际的特工,他使用的是一个假名字,叫做“马林”。
        当时在中国,大约有六十位左右的共产党员,有十三个代表参加了第一次代表大会。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讨论,给中国共产党制定党的纲领,确定组织制度,同时要为中国共产党的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出一个战略方向。
        也许是因为马林的影响力,最终会议讨论结果,在党的角色,组织结构这些关键性问题上,都是正统的列宁主义模式。
        中国共产党带有鲜明的军事性和纪律性,是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要发展工人运动。
        在和孙中山的合作问题上,有代表认为,孙中山只是一个投机的政客,他和北京的军阀们是一路货色。但是此次会议的最终决定是,虽然整体而言,孙中山的主张是要接受批判的,但是他有进步的行动,因此可以支持他,通过不是两党合作的方式,共产党员应该支持国民党反帝国主义和反军阀的运动。
        陈独秀被缺席当选为总书记,张国焘当选组织主任。
        会议代表们会后把会议的各项决议带回给了全国各地的革命同志,并且开始进一步招募发展党员。
        到1922年的时候,不包括在海外的共产党员,在中国国内的共产党员人数已经达到了两百人左右。
        也是在1922年,许多共产党员从法国回到了中国,为年青的中国共产党注入了新的力量。
        向警予就是这批归国共产党员中的一位,她迅速在发动工厂女工的活动中展现出了出色的宣传和组织能力。
        1922年1月,苏联领导人邀请了四十多个中国代表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劳苦大众”会议。瞿秋白此时还留在莫斯科,而他的俄文已经相当流利了,他成为一个主要的翻译者。
        虽然当时莫斯科的环境还是很恶劣,而且存在在严重的食品短缺问题,但是来在蒙古,朝鲜,日本,爪哇,印度和中国的代表们还是得到了非常丰富的接待,并且举办了至少十次的丰盛宴会。
        共产国际主席季诺维耶夫告诉大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必需团结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战胜资本主义。
        在中国,马林还在尽力地推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合作,但是他却一直遭遇到来自中共的阻力。
        1922年夏天,中共在杭州召开了大会,会后发表了这么一个宣言,宣言说,中国共产党将和国民党暂时结盟,一起打倒“封建军阀”。一但取得民主革命的成功,这个联盟就要结束,无产阶级将要开始下一阶段的斗争,要建立一个工人和农民的专政政权,打倒资产阶级。
        列宁主张,采取秘密组织的方式夺取政权。这一套办法,在中国,倒还真不算的上有创意。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着各种秘密组织,白莲教啦,同盟会啦。孙中山所面临的问题,恰恰就是如何超越传统的会党运作模式,而不是在于组织秘密会党。
        Tony Saich收集整理了大批中共成员的初期往来信件,他告诉我们,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国的传统会党,不论从运作方式还是思想方法上,都存在着浪漫的随意性。布尔什维克所强调的党的纪律性,党的力量高于一切,对于当时的中共党员来说,是陌生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本来就是有着无政府主义的背景,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这是列宁模式的中国共产党所要解决的问题。

        共产国际要输出革命

        列宁主义理论,不仅提出了帝国主义阶段理论,而且形成了一整套的反帝国主义斗争战略。列宁主义遵循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把反帝斗争定义成一个世界范围的运动,在这里,传统的国家间的冲突和斗争是无意义的,是反动资产阶级之间为利益所作的。
        根据列宁主义,全世界被压迫的殖民地,半地殖民人民应该团结起来,和帝国主义作斗争。这一套普世理论,其实也很容易被孙中山和中国的革命青年们理解,因为旧中国儒家传统教育里,一直就是有着“天下”的概念。
        列宁认为,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对落后弱小的亚洲各国的剥削和压榨,加强维护资本主义体系的力量。如果亚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人们摆脱了帝国主义剥削,那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会迅速崩溃瓦解,因为一但它们失去了来自亚洲的超额利润,是无法支付本国工人的高工资的。
        共产国际从1919年成立之后,一直在欧洲许多国家密谋策划,支持各国的革命事业,但是这个政策,随着列宁理论的发展,到1921年之后有了改变。
        1921年之后,列宁致力于他的新经济政策,而共产国际在欧洲各地的支部,虽然依旧和各地的社会主义政党进行竞争,但是已经基本淡出革命努力。
        共产国际输出革命的工作重点,在中国。
        1922年,共产国际的特工越飞,以苏联驻华全权代表的公开身份,来到北京。
        越飞和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的交涉并不顺利,双方在外蒙古问题上陷入僵局。
        越飞转而试图和吴佩孚将军建立起联系。
        吴佩孚将军是当时被外界认为,最有实力,最有可能统一中国的领袖人物。他是一个地方军阀,但是他却拥有着强大的军事势力,同时因为他的爱国强硬立场,他在当时的中国爱国青年中,也有着很不错的形象。
        吴佩孚的高调爱国是有代价的,他掌握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的时期,是政府运作最麻烦的时期,穷到警察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啦,依旧不可以卖国哦,不可以和外国人搞什么卖国合作换钱花哦。
        军阀混战时期,为争夺中央政权所进行的战争,其实也挺有喜感的。一般是双方明地里高调对骂,那方占到社会舆论的支持,道义上的上风,这战争差不多就定了。接下来会有暗地里的收买,军阀们打仗要赚钱嘛,你懂的。然后双方一交战,声势浩大,没死几个人。一个反水,战争就结束啦。
        吴佩孚率领大军和忠于段祺瑞的军队开战,几十万人打的热火朝天,死伤几百个人吧。
        战败的通电下野,进天津租界或者别的地方租界作寓公,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常见的套路就是这么个标准流程。
        可是吴佩孚高调爱国,他坚持他的原则,他仇视帝国主义压迫,他战败了也不进洋人的租界里,他宁愿跑去投奔愿意收留他的小军阀那里,等待机会东山再起。
        美国的时代周刊,曾经为吴佩孚作过报道,并把吴佩孚将军作为那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这是从晚清以来,第一个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人。
        时代周刊认为,吴佩孚将军将带领中国结束战乱时代,走向新的建设时代。
        这样的一个军阀,越飞的建议,那是肯定不会接受的啦。
        越飞转而南下,在哪里,他找到了共产国际的合作伙伴,孙中山。
        孙中山一直持之以恒地为他的爱国事业在寻找支持,但是可惜,他的努力被日本,英国,美国各国所无视。
        在1920年代,孙中山多次派遣特使去往德国,告诉德国说,看看,现在欧洲各国都在欺负你们德国,都没人帮你们说公道话。支持俺的中国革命事业吧,俺的革命事业在中国成功了,中国一定是德国最好的盟友,在国际社会上帮着你们说话。
        当时的德国外交部官员们对这些孜孜不倦的中国来访者,产生出了厌恶,这有些类似被骚扰啦,你懂的。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7 11:13
TOP Posted: 01-26 10:04 #317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23
        已经投身于革命救国事业三十年的孙中山,此时又处在革命事业的低谷。
        1917年,孙中山号召发动“护法运动”,得到广西军阀陆荣廷,云南军阀唐继尧和广东军阀陈炯明的响应。在广州成立军政府,孙中山获得一个有喜感的抬头“大元帅”。
        孙中山这个军阀,和当时的段祺瑞是一样的处境,自己本人并不直接掌握军队。
        孙中山一直就是被有实力的军阀们操纵的台面人物而已,他的革命事业得不到他们的认同和支持。
        1918年,滇系军阀和桂系军阀驱逐了孙中山,他们已经和北方的军阀们达成谅解,大家不武力统一中国啦,各自守着自己各自的地盘过小日子嘛。
        中华民国中央政府中,一直存在在冯国璋为首的联邦制,和平谈判路线,和段祺瑞为首的中央集权制,武力统一中国路线,这么两条政治路线。
        1920年,粤系军阀,国民党人陈炯明崛起,将桂滇军阀势力驱逐出广东,邀请孙中山回广州。
        孙中山就任广州军政府大总统,再次誓师北伐,发动第二次护法战争。
        1919年的时候,梁启超发表了一篇解放与改造发刊词,他完全改变了之前的中央集权制立场,他转而投向支持当年政敌宋教仁的路线,中国应该实行自治联邦制度。
        梁启超的联邦自治论文,其关键点是,人民自决。门罗主义思想,也在这个时候,在中国得到了许多认同和支持。
        当时美国反对奴隶制度的北方各联邦,已经有了不少黑人自由民,出于对他们的自决意愿的尊重,门罗大力推动美国在非洲购买土地,成为他们自由的家园。
        这个国家叫作“利比里亚”,意思是自由,由美国自由黑人组成,为纪念门罗总统,他们把首都的名字起名作“蒙罗维亚”。
        1920年,湖南军阀谭延闿发动湖南独立运动,驱逐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军阀张敬尧。青年毛泽东也积极投入了当时这场“湘人治湘”的运动中,并且开始获得政界名声。
        谭延闿掌握湖南之后,通电全国地,迅速得到掌握东北,四川,云南,贵州,浙江等地的军阀们的支持呼应。梁启超,胡适,章炳麟等学者也发表文章表示支持。
        1922年5月,直奉会战以吴佩孚的胜利而告终,新一届中央政府恢复约法,召开国会,准备制定中华民国宪法。
        而孙中山坚持革命尚未成功,必需进行军事北伐。陈炯明认为广东的军事力量是根本不足以北伐对抗中华民国军队的。而且陈炯明认为,联省自治,更适合于中国,他希望能够把广东治理好。
        1922年6月,陈炯明和孙中山的冲突矛盾加剧,直至陈炯明用军事行动,驱逐了孙中山回上海。
        1922年9月,共产国际的特工越飞和孙中山开始进行接触,这是一系列宾主双方亲切而友好的会谈,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
        在国民党内部,当时有许多人反对这个合作,而且当时在中国各界,共产主义是个洪水猛兽的概念,和苏联合作,可能导致社会各界的敌视。
        孙中山消除了他们的疑虑,他告诉党内的反对派们,中国共产党都是些小年青,他们很好应付的啦。如果共产党员作出背叛国民党政策的事情,把他们驱逐出去,不是问题。如果苏联要控制国民党,那么我们就和苏联决裂就是啦。
        孙中山进一步解释说,苏联顾问,可以带给我们宣传教育的技术手段,党的组织领导结构建设和运作的技术手段,这是我们所需要的。而且经过苏联的帮助,国民党将成为一个人民大众的政党,包括了农民和工人哦,这会大大帮助到我们。
        当然,孙中山不需要提到苏联会提供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啦,那个大家都知道。
        在给蒋介石的信里,孙中山告诉蒋介石,不需要担心,事情在我们的控制之中。目前的情况下,必需要得到一切可能得到的支持,革命才能获得成功。
        1923年1月,孙中山以“孙博士”的名字,和越飞发表了一个公开的联合宣言,畅谈中俄友好关系,宣言内容主要有四条,
        1. 孙博士认为,共产主义组织和苏维埃制度,完全不适合中国。越飞君完全认同,而且越飞认为中国的当务之急是统一民国,和国家独立。在这个伟大的事业上,中国人民得到俄罗斯人民真诚的同情,并且会获得俄罗斯人民的援助。
        2. 孙博士要求越飞君再次确认哦,俄罗斯放弃一切沙俄时代时代的一切条约和特权,其中包括中东铁路。中国和俄国将继续交涉谈判。
        3. 关于中东铁路的问题,孙博士和越飞君都认为目前应该维持现状,只能由两国政府不存成见,协商改组。孙博士认为,俄罗斯应该和张作霖将军商量。
        4. 越飞向孙博士切实宣称,俄罗斯从来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对外蒙古实行帝国主义政策,或者帮助外蒙古脱离中国。孙博士因此认为,俄罗斯目前没有必要从外蒙古撤军,因为中华民国政府软弱无能,俄罗斯军队撤出,会在外蒙古酿成严重后果,白俄可能会占据。
        这个公开宣言,正式宣告了国共合作的开始。
        但是中国共产党内部,对于国共合作,一样抵触非常大,尤其是陈独秀本人。
        陈独秀首先是反对国民党的政治立场,这本来就是个资产阶级政党嘛,怎么能和阶级敌人合作?
        再接下来,陈独秀反对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就算要合作,也应该是两个党直接的同盟,现在这样,完全没有了共产党,所有共产党员都变成了国民党员,这算啥情况?
        共产国际所决定的路线方针,是不容置疑的,这就是“民主集中制”。
        共产国际这样的计划,当然有共产国际的用意。中国的共产党还太弱小,根本还不足以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政党。以个人身份,打入国民党内部,有助于共产党发展党员。在国民党内部发展,占据一些关键性的领导职务,随着共产党人数和实力的增加,形成强有力的党内集团,进而掌握国民党,这是共产国际在下的好大一盘棋。
        从事后的发展来看,共产国际的组织发展战略方向是正确的。
        1921年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正式的党员只有57个,到1925年1月,达到了980个,在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随着国共合作革命事业的轰轰烈烈开展,到1927年,中国共产党员数量已经超过五万八千人,另外还有三万多共产主义青年团员。
        就像日后斯大林所说的,国民党不过就是个柠檬,国民党反动派?像挤柠檬一样,把反动的国民党份子挤出国民党就可以啦。
        不论是孙中山,还是共产国际,这两个以下好大一盘棋而著称的高手,终于正式走到了一起,联手在中国下起好大好大一盘棋。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7 14:23
TOP Posted: 01-26 10:08 #318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24

        国共两党统一战线的建立

        1923年1月,广东的军阀们又起了内战,被孙中山所收买的桂系和滇系的几个小军阀联手击败了当时广东境内最大的军阀陈炯明,坚持联省自治路线的陈炯明率部败退到东江。
        1923年2月,孙中山再次回到了广州,又一次出任广州军府的“大元帅”。孙中山对大元帅这个这么有喜感的抬头是非常喜爱的,这是一个类似奥古斯都一样的抬头,或许是反应出了一个不能掌握住军队的军阀,对军权的渴望和向往。
        此时的广州军政府,已经找不到旧国会那些议员们来作门面了,这就是一个纯然的革命军政府。
        到1923年的时候,国民党高层已经完全左倾,完全支持苏联模式,愿意接受共产国际的帮助,用苏联的组织机构模式,重组国民党,使之成为一个真正的,苏维埃模式的政党。
        对于唯物主义,国民党的思想理论高层们也已经开始接受,并且开始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
        胡汉民并且对李大钊进行了批判,胡汉民主张应该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胡汉民说,社会的上层建筑,政治,智能,伦理,精神,所有这些要素,当然是经济基础和生产关系的反应,这一点,李大钊居然都不承认!
        从1922年后期开始,胡汉民和汪精卫合作,就开始对美国社会和欧洲社会的缺陷,进行了批判,他们认为,问题的根源是在于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他们热情欢呼,中国革命,将进入一个新的纪元,将革命性地改变中国和中国之外的世界。
        胡汉民开始去旧中国传统思想里展开了寻找,他试图在旧中国思想里,找到马列主义的根源。
        孙中山再一次又修改了他的三民主义,不过这个版本的三民主义里,权力rights和权柄authority的基本性,常识性错误,依旧没有被孙中山纠正过来。
        这一版的三民主义中,孙中山更大胆的扭曲,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马克思主义倾向,孙中山将“主权”和“能力”作了区分,并且将行使“主权”建立在“有能力”之上。没有能力的,素质低的,是没有权力的啦,你懂的。
        新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被淡化了,我们知道,三民主义里的民族主义这个词,其实是种族主义。汪精卫所谓,民族者,人种是也。到新三民主义里,孙文开始把民族要定义成国族,回到当初梁启超在大论战时代的观点。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提倡中国各族平等合一。同时要消除世界各国之间的不平等。
        这之后,发生了一件事情,事件发生之后,孙中山又修改了新三民主义。
        广州军政府,要求广州海关将关税交纳给关税。但是当时监管海关的外国列强则宣称,在北京的中国中央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因此不能将关税交给广州政府这样一个非法政府。
        我们不能说,这两件事情之间存在有因果关系,但是一个事实是,在这个事情发生之后,孙中山把“向外国帝国主义作斗争”加入了民族主义。
        在民权主义里,孙中山明确了军政,训政和宪政三段论。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不同是在于理论上,民权主义说,有能力的的人,专家们,必需要训导缺乏素质的国民,走向民主宪政。
        在民生主义里,则出现了飞跃。孙中山在平均地权之外,加入了“对资本进行控制”。
        孙中山公开训话说,民生主义,其实就是共产主义。
        在中国共产党方面,陈独秀坚持他对国共合作的怀疑立场,虽然中国共产党的方向,并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他保持他的个人立场。他进一步表达了他个人对于国门党诚信问题的担忧,他提醒大家不要被国民党欺骗和背叛。
        而李大钊则持积极的态度,李大钊认为,目前的中国,根本不可能出现传统马克思主义中的无产阶级革命,因为产业工人势力太小。进一步说,李大钊基于他的“无产阶级国家”理论前提,他说,当前的世界,阶级斗争,事实上表现在具有上层的白种人对具有下层的有色人种的压迫和剥削,因此,在目前的历史阶段,中国革命应该把和白种人帝国主义作斗争作为革命的重点。李大钊支持国共合作。
        国共联合战线的真正形成,和国民党的改组重建,都因为一个人的到来,才得以开始。
        1923年10月6日,共产国际特工鲍罗廷到达广州,一周之后,他被孙中国任命为“特别顾问”。
        1884年,鲍罗廷出生于一个俄罗斯犹太人家庭,他在拉脱维亚长大,曾经是个工人。
        1903年起,他开始追随列宁从事地下革命斗争。
        1905年俄罗斯革命失败之后,鲍罗廷遭到放逐,之后他移民去了美国。
        他在印第安纳州一个大学里完成了大学学业,并且在芝加哥一个特殊学校里教书,那是一个专门服务新移民孩子们的学校,他是一个成功的好老师。
        1917年,列宁夺取政权,鲍罗廷回到了俄罗斯。作为共产国际的特工,他潜入美国,墨西哥和欧洲各国,完成过多次秘密使命。
        到1923年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个非常老练的特工,有着丰富的行动经验。中国革命的新使命,将是他证明自己的一个机会。
        鲍罗廷非常有技巧地和各方交流,打消他们的疑虑和困惑。他让中共的领袖们理解明白了和国民党合作的好处和必要性。
        同时,利用当时陈炯明的军队依旧对广州军政府构成威胁这个事实,他推动孙中山向更为激进的方向发展。他要求孙中山离开宣布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度和最低工资制度,同时在乡村没收地主的土地和财产,把它们分配给农民们。
        当时国民党的实力还非常弱小,还需要许多有实力的盟友,孙中山认为这些大胆的举动是不合时宜的,但是他同意鲍罗廷开始发展农会组织,同时由鲍罗廷负责,对国民党进行改组重建,召开全国的国民党代表大会。
        国民党的转变,引起了海外华人社区的忧虑,他们原本是孙中山的支持者,他们开始发来电报询问,指责孙中山。
        对于这些指控孙中山把国民党“苏维埃化”的电报,孙中山立场坚定地回应说,如果你们不允许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合作,那么我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继续革命好啦。
        甚至有海外华人使用低俗恶劣的反犹主义电报来试图改变孙中山,你知道鲍罗廷真的名字么?(对于犹太人的歧视和偏见,一直存在于西方社会,这是一个历史久远的丑恶现象。其中有许多低俗笑话,是嘲笑犹太人不诚实。)孙中山则颇有幽默感地回复这封电报说,我知道啊,他叫“拉法叶”。
        拉法叶将军,是曾经帮助过北美独立战争的一位法国将军,孙中山是告诉北美华人,鲍罗廷就像当年的拉法叶将军一样,是来帮助中国人的革命事业的。
        1924年1月,国民党召开改组后的第一届全国大会,有165个代表出席了会议,其中中共党员占到大约15%。
        大会中宣布了列宁去世的消息,孙中山本人为列宁致悼词,他说,列宁是一个伟人,我愿意追随列宁所指明的道路,尽管敌人们会反对我,但是人民将为我的选择欢呼。
        在鲍罗廷的领导下,国民党确立并且宣布了其正式的意识形态,反帝爱国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
        根据苏维埃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鲍罗廷对国民党进行了重建。所谓民主集中制度,意思是说,一但国民党中央的委员会,依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了党中央的决议,那么全党党员必需无条件服从。
        鲍罗廷更加入了国民党特色的成分,将孙中山的个人权威公开制度化,孙中山成为国民党的最高领袖,叫作总理,而且是终身职位。
        同时鲍罗廷开始策划组织国民党在全国的组织扩张,按苏联的政党发展经验,在各地设党部,积极招募党员,并且进行教育和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鲍罗廷特定设定了不同的,专门的职能部门,分为城市工作和农村工作两大类,目的性明确地分别在警察,年青人,妇女,军人中开展党员的招募工作。
        国民党开始引入现代政党技巧,开始采集社会人口数据,了解各地的社会构成。
        加强工会的组织和发展,是国民党城市工作的一个特点,同时,国民党中的共产党员们开始在乡村里积极宣传和发展农会组织。
        此时的国民党,已经完全不再是孙中山时代的青帮洪门那样的概念,也不再是宋教仁的现代政党概念,而是一个苏维埃党。
        根据国民党的党章,国民成为一个各阶级的政党,根据马列主义理论,国民党包括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
        国民党党章并且赋予孙中山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个人可以批准,或者否决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决议。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7 17:4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鄉親們要記住,本大學問正文是不代太多引導的。
要記住,拜物教是反人類的,所以許多常識是“反”的。
比如,反動啦,保守啦,拜物教背景的,會認為那是“邪惡”的,“可恥”的。
拜物教的常識,和地球人的。。。你懂的啦。
1. 保守,反動,這些是理性陳述。
2. 保守,反動的政治取向,不丟人鬧,許多時候,進步,是貶義詞哦。認真的說哦。
哦,您真“開放”,您真“進步”,那是相當于說。。。
反過來,在地球村許多地方,哥倍兒反動鬧,哥倍兒保守鬧,那是自己吹自己哦。
哥倍兒“反歌名”。。。。一樣的啦。
記住,“反”的,“反”的。
拜物教是個邪教,許多常識和正常人類是“反”的。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7 17:51 


[ 此貼被不用吉奥在2024-01-31 12:06重新編輯 ]
TOP Posted: 01-26 10:09 #319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25
        鲍罗廷告诉中共党员们说,现在共产党是革命事业的“苦力”,时候到了,革命党人将夺取政权。
        在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包括李大钊在内,有四个共产党员。而在十七个候补委员中,则有三个共产党人,其中就有毛泽东和瞿秋白。
        根据规定,所有的共产党员,都正式加入了国民党,并且要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对外展开活动。
        和党务同样重要的是军事力量的建设,这是共产国际的一个重要决策,共产国际认为,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将是未来中国政治的决定性力量。
        离开广州市区十英里左右的黄埔岛,被选中为校址,在这里将成立一所新型的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学校。
        蒋介石被送去俄罗斯考察,并且接受军事组织技术的培训,他回到广州之后,成为黄埔军校第一任校长。
        鲍罗廷非常有技巧地在平衡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军校里的影响力,他任命周恩来为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对于一个苏维埃模式的军队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当时周恩来刚从法国回到中国,他日后将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的一个重要人物。
        1924年5月,黄埔军校迎来了第一批学员。
        和晚清时代的武备学堂的精英教育模式不同,黄埔军校的入学门槛并不高,这是一个苏联模式,简单高效,批量复制模式教育的学校。
        但是中国此时现代化程度导致了,能够进入黄埔军校的,绝大多数都是湖南和广东等地的中间阶层家庭子弟,要么是地主家的娃啦,要么是城里买卖人,或者职员的娃。因为学校要求要中学毕业才能参加入学考试,根据当时的现代教育普及程度,这一个门槛,就已经排除了绝大多数农民的娃,和城里的工人子弟。
        这些充满了革命救国理想的年青人中,有一个人叫林彪,1925年,他从黄埔军校毕业,当年他还只有十七岁。林彪日后也将成为中国共产主义革命运动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当时已经是一个共产党员。
        瓦西里。布柳赫尔将军是黄埔军校的军事顾问,他是一个战争经验丰富的老布尔什维克。
        黄埔军校是苏维埃模式的教育方式,非常注重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三民主义教育,贯穿在黄埔学员们的所有学习过程中。尽管学生中有少部分的共产党员,也有一些学员倾向共产主义,但是绝大多数黄埔学生,则对他们的校长,带着旧中国家长式威严的蒋介石,充满了忠诚。
        蒋介石本人接受过清国武备学堂和日本士官学校的教育,带有非常强烈的东方旧传统家长式权威意识和行为习惯,他甚至会当众殴打,体罚他的学生。
        黄埔学生们对蒋介石近乎狂热的个人崇拜,是蒋介石日后的一个重要资本。就在军校期间,青年学员们已经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表现出他们对于这位严苛校长的追随。
        不论是中华民国的法律,还是当时广州军政府的法律,都没有禁止民间拥有枪支弹药。
        面对蓬勃汹涌的赤潮,广州商团决定加强商团武装,推翻广州军政府,他们采购了大量的枪支弹药,策划武装暴动。
        1924年8月,蒋介石根据孙中山的指令,强行征收了一船枪支弹药,这船军火是广州商团所购买的货物。
        商团并且开始涂抹孙中山的画像,四处张贴驱逐孙文保境安民的布告,并且宣布罢市抗议。
        迫于压力,孙中山归还了一部分军火。
        国民党组织了两万多工人组织了罢工示威游行,游行遭到商团武装的射击驱散。
        1924年10月14日,孙中山向蒋介石发出革命指令,立即起义杀敌,绝无反顾。
        1924年10月15日,蒋介石率领八百名黄埔一期学员,击溃了广州商团,并且征收了所有军火武器。
        对广州商团的武装镇压,使得孙中山在广州成为不被商人们欢迎的人物,并且招致舆论的谴责。
        乡亲们要记住哦,那是一个联省自治的历史年代,而且广州军政府,是在1919年也发布过地方自治法令的,这个法令并没有被废止。
        1924年10月,军阀冯玉祥发动政变,他又革命啦。中国的历史讲述,往往称作首都革命。冯玉祥控制了中央政府,邀请段祺瑞出山,邀请孙中山北上北京,参加“全国重建会议”。
        在宋庆龄,鲍罗廷等人的陪同下,孙中山途径上海,到北京参加会议。
        1925年1月,孙中山到达北京,被诊断出肝癌。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去世,他去世的时候是五十九岁。
        他留下了一个简短的,爱国的,亲苏维埃的政治遗嘱。
        许多人相信,是汪精卫代为起草了这封遗嘱。
        他的个人愿望中,有一条是希望能够想列宁那样,死后遗体被永远保存。
        孙中山去世了,就像他曾经颂赞过的列宁一样,在他们身后,他们所开始的革命事业,并没有停止。
        1925年2月,孙中山还在病重的时候,蒋介石就率领着黄埔学生军队陈炯明的部队发动了进攻。此时苏联所援助的大批步枪,机枪,大炮和弹药已经到达。
        革命精神和苏联援助军火武装起来的国民党军,击溃了陈炯明的抵抗,在1925年3月占据了汕头。
        三个月之后,蒋介石又获得一次重大军事胜利,击溃了另外两个广东境内的军阀。这一次,国民党军俘虏了一万七多战俘,并且缴获了一万六千多条枪。
        国民党军此时已经开始展现出实力,布柳赫尔将军早先时候曾经说,只要让我训练出三到四个军的新式国民革命军,我们将横扫中国,看起来,布柳赫尔将军并不像在吹牛哦。
        反帝爱国主义的怒潮汹涌
        从1924年到1926年,是中国共产党的高速增长期。中共在各地城市和乡亲都开始大力发展。在各地的工人当中,爱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思想都被教育给了许多工人。
        1925年,国民党中央决定在全国各大城市发动爱国反帝运动,唤醒民众的革命精神。
        1925年2月,上海一家日资纺纱厂的日籍管理人员在下班之后,遭到攻击,其中一人被暴徒杀害,从此这家工厂的日本管理人员开始配置手枪上下班。
        1925年5月,这家日资工厂爆发工人罢工,工厂关闭大门,不允许工人入内,愤怒的工人强行闯入工厂,并且开始破坏厂内设备,并和厂内试图制止他们暴行的日籍管理人员发生冲突。
        冲突过程中,一名日籍管理人员开枪打死了一个施暴的工人,他是一个共产党员。
        后续的发展,其实就是像五四一样啦,没有什么人出来说,法治,说道理。大家就是个“爱国”。这是个老套路啦,你懂的。
        这件事情一直发展下去,都没有见到人说过,工人破坏工厂大门,强行闯入并且破坏工厂设备是否合法,是否正当。
        各地都出现了愤怒的抗议示威活动,进步学生们,工人们,都开始发出愤怒的怒吼。各地都开始出现被警方逮捕的过激抗议示威者。
        1925年5月30日,数以千计的学生和工人们,聚集在上海公共租界南京路上的警局外,进行抗议示威,他们要求释放之前被逮捕的六名学生,并且高呼口号,打倒军阀主义,打倒帝国主义。最初的时候,场面虽然嘈杂,但是并没有暴力倾向。但是不知道是什么人最先起的
        头,示威人群里开始出现“杀死外国人”的口号,而且到后面居然形成了集体的怒吼。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7 21:2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懂英文的鄉親們,或者能上台灣網的,可以去混混。
什麽“打耳光”這樣的語言暴力。。。。
在地球村是粉駭然的。。。
大家認真不能接受這些的。。。
沒辦法,認真是兩個世界。
“殺死外國人”,這個口號,在南京路上高唱。。。。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7 21:27


[ 此貼被不用吉奥在2024-01-31 12:07重新編輯 ]
TOP Posted: 01-26 10:09 #320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26
        “杀死外国人”的口号在示威人群中齐声怒吼。
        五卅惨案发生的地方,南京路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道,这件事情最骇人之处在于,许多人觉得喊喊这个口号“对别人没有什么伤害”。
        面对如此暴力的示威人群,惊慌的英国警长开始担心场面就要失控,下令在场的华人警察和锡克人警察开始驱散示威人群,警察们开始大声向示威者发出警告,要求人群尽快散开。
        英籍警长此后犯了一个显然的错误,在警察们发出警告后十秒左右,他下令开枪。
        十秒钟!示威人群如何可能在十秒之内服从他的命令散开?!
        在场的警员们也遵循了指挥官这个谋杀指令,谋杀的子弹总共射出了四十四发,有十一个示威者被杀害,二十多人中弹负伤。
        这场屠杀迅速传播了中国各地。
        至少有28个城市爆发了声援“五卅烈士”的群众示威游行,在有些地方,暴民们开始攻击英国侨民和日本侨民。
        1925年6月1日,中国国民党上海执行部发出上海总罢工命令。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宣布城市进入紧急戒严状态,列强迅速调动海军陆战队进上海,市民志愿者也被配置了武器,开始了巡逻,防止秩序完全失控。
        五卅惨案的悲剧,并不是悲剧事件的结束。
        为声援上海工人,国民党开始组织香港工人广州罢工示威(大家要记住,此时的共产党员,都是国民党员。上海的国民党执行部里,也有许多共产党员。)
        1925年6月23日,大约有十万左右的示威群众,开始向外国人租界方向进军。组织策划这起大游行的至少有一百多个不同的小组织,示威者有工人,有军人,有农民,有大学生,有中学生,有黄埔军校的学生,甚至居然还有孩子!童子军的小娃娃们,都被组织起来参加了游行!
        当游行队伍到达租界对面的沙基的时候,租界里的守军开枪了。
        这场杀戮导致了五十二个中国人死亡,估计至少有一百多人负伤,游行队伍中也有人开枪还击,一名外国人被杀死。
        怒火开始燃遍了中国各地,在香港,大罢工持续了整整十六个月,并且发起了抵制英国货物的群众运动。
        五卅惨案,可以算的上是五四运动的一个回响,他们有着共同的愤怒和仇恨。
        但是1925年的五卅惨案,又和1919年的五四运动有着明显的不同。中国的社会环境又发生了变化,在1925年,国民党和共产党,现在他们是一家,成为了群众运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越来越多愤怒而绝望的人们,开始加入他们的组织。
        朴素的种族主义思想,此时已经在苏维埃模式的专业引导之下,成为了政治行动的工具。
        革命的精神,已经开始真正开始在中国各地各阶层传播。
        这,或许就是孙中山真正留给中国的遗产。
        在广州,国民党军队正在苏联顾问的帮助下加紧着训练。
        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军阀的赤色怒潮,正在广州的珠江上聚集力量,这股赤色的怒潮,将北上,将吞没整个中国。
        中华民国,知道她前面的命运是什么么?

        中华民国中央军阀们的故事

        1917年7月,段祺瑞讨伐张勋复辟帝制成功,再造共和。他根据议员任期已过为理由,解散了中华民国国会。
        在梁启超的建议下,段祺瑞效法辛亥革命初期的作法,成立了一个临时参议院,制定新的国会选举法,并且定在1918年5月,举行全国大选,选举新的国会。
        应该说,段祺瑞也算是在试图恢复中华民国的议会民主制度。
        1918年3月,为了准备这次大选,在一批政客的组织策划之下,十来个政党组织,在北京的安福胡同里,联合成立了一个“中和俱乐部”。大家叫它安福会。
        安福会实际上是一个现代议会政党,制度还挺严密,还有组织纪律,比如议会中投票,所有成员必须步调一致。就和今天各国的议会政党一样,嘿嘿。
        那么为啥不叫政党呢?这些人挺有意思的,因为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啦,又搞什么护法运动啦,他们觉得,党这个名字,名声太臭,暴民专制嘛。旧中国传统里,党本来就是个贬义词,君子不党嘛。于是他们就把自己的政党组织起名字叫“俱乐部”。
        1918年5月开始,中华民国全国各省开始选举新国会,当时南方五省军阀抵制这场大选,他们有个广州军政府嘛,你懂的。
        而且当时正好就是南北交战的时候,南方军政府发动叛乱,两边打得还热闹着,湖南湖北两省没法选举,而陕西也在发生军阀内战。总共三个省处于战乱之中,无法进行选举。
        包括内蒙古,青海和西藏,总共有十七省举行了大选。而掌握着这十七个省的军阀们,大多是和段祺瑞结盟的。
        有十一个省派进北京的国会议员,加入了安福会,因为安福会是亲段祺瑞的。
        安福会于是成为了国会中第一大党。
        而国会中第二大党则是交通系,为啥叫交通系啊?因为他们和中华民国政府的交通部有密切渊源。
        大家知道啦,中华民国政府是个穷政府,军阀割据之后,都不往中央交钱,那就更穷啦,穷到发工资都有问题。
        可是交通部倍儿有钱,因为它管铁路啊,铁路能来钱。从交通部里也走出了一批政客,在民国的时候,大家叫他们交通系。
        安福会的背后,有个积极活跃的组织者,他就是徐树铮。就是那个组织策划复辟,欺骗张勋,利用张勋赶跑黎元洪,然后又组织策划讨逆军,打跑张勋的那个徐树铮。
        徐树铮对段祺瑞非常忠诚,就有些类似杨度和袁世凯的关系。杨度以“帝师”自居,喜欢对袁世凯指指点点,徐树铮也有这个意思,嘿嘿。
        但是不同在于,徐树铮的为人非常飞扬跋扈,缺乏文明人的礼貌修养。他对黎元洪,缺乏起码的尊重,他对后来的冯国璋也一样。
        段祺瑞内阁的时候,和日本签署了秘密协议,得到了西原贷款,有了好多好多钱么?
        段祺瑞就想着武力统一中国,打败那些不服从中央的各地地方军阀。
        中华民国的大总统冯国璋,则主张还是大家好商量,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冯国璋倾向于联邦制度。
        大总统和总理,又有了不同的政见。
        冯国璋有个支持者,是老资格的军阀叫陆建章,也是天津武备学堂和北洋新军的出身,和冯国璋,段祺瑞他们算是同一辈的。这个人曾经对冯玉祥有过救命不杀之恩。
        陆建章帮着冯国璋出谋划策,而且四处串联,对抗段祺瑞。
        1918年6月,徐树铮居然就敢欺骗陆建章来开会,然后派卫兵杀了陆建章。
        在清国的时候,就算是要杀一个死刑犯人,那也要有一套严密的司法程序,上报到朝廷,得到批准,才可以处死犯人的。
        进入中华民国之后,这样有实力的军人,自作主张就杀政敌的事情,就发生过不少起,实在是令人感叹。
        1919年的时候,俄罗斯发生内乱,无暇东顾。徐树铮又干了件爱国壮举,他率领军队就冲进了外蒙古,然后劫持了活佛,逼迫外蒙古取消自治。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7 23:59
TOP Posted: 01-26 10:37 #321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27
        大家要记住,在袁世凯时代,中华民国中央政府是和外蒙古有过正式的条约,认同外蒙古的自治地位的,而且条约还明确规定了,中国军队不得任意进入外蒙古。
        军阀时代,有实力的军阀们凌驾于法律和公民政府之上,那是常有的事情。
        徐树铮本来就是段祺瑞武力统一中国政策的积极推动者,他们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国,带领中国走向民主富强。
        孙中山发来贺电,热情颂赞徐树铮将军的爱国壮举,并且颂赞他作旧中国历史上的班超那样的英雄人物,孙中山说,七年纠纷之后,外蒙古又回到了中国,中国又出现了五族共和共和的盛况。
        孙中山发出这样的赞叹,是正常的,因为孙中山本来就是个种族主义者,而且没有法治,民主的概念。
        这个历史事件诡异的地方是在于,中国的知识分子,居然没有出现批判,指责的声音。
        而当时的历史背景是,中国的许多知识份子们正在大力鼓吹联省自治,尊重人民自决哦,这是门罗主义的宣告哦。
        这其中的不一致是显然的,难道他们要说,自治只是皇汉种族的权力么?
        不论是从法治精神,还是从尊重人民自决的自治原则,1919年10月,徐树铮率领中华民国中央军入侵外蒙古,都是非法,而且不正当的。
        1918年10月的时候,安福会为第一大政党的国会废除了冯国璋的总统职务,国会选举出一个新的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
        这件事情,加深了段祺瑞的安福系和冯国璋的直系之间的矛盾。
        段祺瑞的反对者开始发起活动,控诉指责段祺瑞出卖中国主权,当时关于西原贷款的谣言已经满天飞舞啦。这些当时只能算是谣言,因为并没有人可以出具确凿的证据,西原贷款秘密协定的泄露,是要到法国凡尔赛和会之后的事情。
        1919年12月,冯国璋去世。冯国璋处事相对温和,算是一个比较厚道的人,他在世的时候,对段祺瑞派系的飞扬跋扈表现得相当克制。双方并没有爆发公开的军事冲突。
        北洋三杰中的冯国璋去世后,和他同辈的曹锟成为直系的领袖人物。
        1920年4月,曹锟召集八省军阀代表在保定召开会议,结成反段祺瑞同盟。吴佩孚奉命率军北上,逼近北京。
        1920年7月,战争正式打响,中国历史书上一般称作“直皖战争”,因为曹锟是直隶人,而段祺瑞则是安徽人。
        依仗日本的巨额贷款,段祺瑞已经组建一支武器精练的军队,当初起名叫参战军,一战结束之后叫边防军,此时叫作国定军。
        徐树铮入侵外蒙古的时候,率领的就是边防军。
        但是,段祺瑞出卖中国国家主权给日本的一系列秘密贷款约定已经曝光,他的个人声望在中国各界一落千仗。
        与段祺瑞相对应的是,在五四时期,高调支持五四运动,鼓吹“劳工神圣”而名声高涨的吴佩孚已经获得了相当的人气。
        爱国军阀吴佩孚和爱国军阀段祺瑞的战争中,社会舆论一面倒地为吴将军呐喊助威。
        当时光光是上海一地,就有一百多个民间组织发表通电,声援吴佩孚将军,声讨段祺瑞作卖国贼。
        盘踞在满洲的爱国军阀张作霖,得到日本的扶植,此时也已经势力壮大,挥师入关,参与到这场对中央政权的争夺战争。
        这场声势浩大的战争,从最初爆发,到直军进入北京,战争结束,前后不过9天时间。
        徐树铮逃亡日本,他后来被冯玉祥杀害,冯玉祥替曾经对自己有提携和救命之恩的陆建章报了仇。
        以进步和爱国为追求的吴佩孚,一直瞧不起土匪出身的张作霖。两个人如果没有彼此的尊重,是无法真正长期合作的啦,你懂的。所以这个直奉军阀的联盟,从一开始就有着隐患。
        1922年1月,吴佩孚发表通电,指责中央政府内阁媚日卖国,逼迫内阁总理辞职。直奉矛盾开始趋向公开爆发。
        乡亲们要记住哦,那时候,卖国一样是一个时尚的通电用词,而且呢,反日,一般是军阀们和一些知识分子喜闻乐见的表达词汇。
        张作霖,段祺瑞和孙中山,结成了反曹锟吴佩孚同盟。
        1922年4月,张作霖率领十二万大军再次进入山海关,4月29日,张作霖发表总进攻令,第一次直奉会战打响。
        在这场直奉会战中,陕西军阀冯玉祥开始崛起。
        冯玉祥是一个非常有喜感的军阀,民国的时候,关于他,有许多的不同称呼。
        有人叫冯玉祥作基督将军,因为他是个基督徒。他作过一件非常有喜感的事情,他号令他麾下的军人们,整齐划一地正步进军,踏入黄河,全军接受浸礼,全军信基督教,嘿嘿。
        也有人叫他“丘八诗人”,丘八是个蔑称,意思就是兵。冯玉祥相当有文学追求。作为行伍出身的冯玉祥,一直在学习,而且发展成为一个文学中年,乃至文学老年,他喜欢写诗写文章。
        而他更为人知的名字,则是“反水将军”,或者叫“倒戈将军”。
        冯玉祥是一个非常追求进步的爱国军阀,他一生都在追求进步。而他哗变倒戈的原因,也多姿多彩,有的事业是为了革命打倒反动派,有的时候是为了讨薪,真的哦,中央政府发不出工资啊,也有的时候是为了赚钱。
        冯玉祥第一次倒戈,就是在辛亥革命的时候,他率领他的弟兄们在河北滦州倒戈,当时他是北洋军中的一个营长。滦州革命很快被镇压,而冯玉祥则被曾经提携过他的老长官陆建章释放。
        从此,冯玉祥开始了他追求进步,追求革命,不断倒戈的军事生涯。
        出生穷苦人家的冯玉祥,对社会的不公平,对欺压穷人的丑恶社会现象,是很仇恨的。冯玉祥常常会断案子,为穷人打抱不平。当然冯将军断案,是否遵循法律原则,这个大家就没办法奢求啦,你懂的,嘿嘿。
        和爱国军阀吴佩孚一样,冯玉祥把自己赚到的钱,大都用在扩军上,他并且花了大力气用在训练军队上。在民国军阀混战时期,冯玉祥的西北军是很有战斗力的,而且走出了不少有实力的军阀。搞华北自治的华北军阀,宋哲元,张自忠这一批人,就是出自西北军。
        第一次直奉会战,冯玉祥响应吴佩孚号召,挥师进入潼关,和当地反直的军阀展开激战,占领河南,稳固了直系的背部。
        吴佩孚则率领军队在和奉军的战斗中取得胜利,奉军开始出现将领率部倒戈,奉军败退回满洲。吴佩孚开始追求,在山海关附近遭到遭到郭松龄和张学良部队的顽强抵抗。外国传教士开始介入调停,双方休战和谈。
        1922年5月5日,交战双方在一艘英国军舰上签署停战协议,直奉会战结束。
        1922年6月,吴佩孚驱散国会,同时宣布恢复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恢复临时约法。同时呼吁南北各方,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恢复统一成一个中国。
        吴佩孚并且又把黎元洪请出来担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曹锟此时候就想作大总统,可是吴佩孚不赞同他作总统。
        1923年10月,国会选举曹锟为中华民国大总统。
        曹锟得票第一,获得了四百多张选票,孙中山也得了三十多票,有一票居然是投给当时一个火车大劫案的劫匪。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8 10:34
TOP Posted: 01-26 10:38 #322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28
        此后报纸开始爆出丑闻,说是许多议员是收受了曹锟的贿赂,行情是五千元一张选票。
        社会舆论怒斥受贿的议员作“猪仔议员”,进而把这个国会称作“猪仔国会”。
        贿选丑闻迅速传遍全中国,各地舆论开始指责。
        奉天军阀张作霖,广东军阀孙中山,浙江军阀卢永祥,四川的军阀熊克武,云南军阀唐继尧先后发表通电,拒绝承认曹锟大总统职位的合法性。
        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的威信,大总统的威望,连同国会的尊严,都遭受到沉重打击。
        1923年10月8日,国会选出总统之后,再接再厉,又制定了一部“中华民国宪法”。
        这一部宪法的内容,是中华民国成立以来,最为接近现代民主国家宪法的。
        很可惜,之后掌握中央的军阀们并没有尊重这部宪法。
        在日本的扶植和帮助下,张作霖苦心经营满洲,再次继续力量,开始向中央政府再次发起挑战。
        1924年9月15日,张作霖统帅的奉军向山海关发起攻击,十五万大军开始逼向北京。
        吴佩孚将军出任中华民国讨逆军总司令,迎击挑战中央政府的奉系军阀,双方在山海关开始激烈战斗,吴佩孚亲临前线督战。
        一直追求进步的爱国军阀冯玉祥,又开始要反水啦,他早看曹锟这个贿选总统不顺眼啦。
        奉军又给了个不错的好价钱,冯玉祥就和奉军变成好朋友啦。
        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阵前倒戈,反向杀入北京,囚禁了中华民国大总统曹锟。
        腹背受敌的吴佩孚军心大乱,吴佩孚率两千多军人仓皇出逃,他事先得到了段祺瑞的信,快从塘沽逃跑吧。
        冯玉祥邀请段祺瑞出山主持政务,同时邀请孙中山北上协商国事。冯玉祥希望通过各方的和谈,能够解决中国四分五裂的局面。
        在这个期间革命军阀冯玉祥作了一件骇人的事情。
        冯玉祥把居住在故宫里的前清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宫。
        胡适说,对清国皇室的优待,是一种国际条约,信义的关系。条约可以修改,可以废止,但是堂堂民国,欺负人家软弱,用强暴野蛮手段迫害人家,实在是民国历史上最不名誉的事情。
        辛亥革命的时候,在袁世凯的坚持下,南北各省的代表们制定了“优待清国皇室条款”,在得到这个承诺之后,清国皇室宣布和平退位,交出了中国国家主权。中国千年的皇权时代结束,进入主权在民的共和国时代。
        中华民国所订立的第一个条约,就这样被践踏了。这是1924年11月的事情。
        此时的冯玉祥,实力还不足以直接挑战张作霖的奉军,他手下只有四万多军人。
        冯玉祥和苏联取得了联系,冯玉祥追求进步,他将他的军队都改成了国民军,他说他认同孙中山先生的国民党的主张。
        冯玉祥得到了苏联的军事援助,开始扩张军备。随着冯玉祥实力的增强,极度敌视苏联的张作霖和他的关系在恶化。
        1925年5月,斯大林下达了关于中国革命的命令,要与帝国主义作坚决的斗争。把农民革命进行的越快越彻底,反帝国主义斗争成功性越大。
        1925年6月,俄共中央又发出关于中国革命的指令,务必推进抵制,罢工和总罢工。。。不要害怕危机加剧。
        1926年的三月十八日,又发生了一件血腥残酷的悲剧事件。
        根据辛丑条约的规定,从北京到天津入海口之间的一条走廊地带,中国军队是不可以驻军的,那里是由外国军队驻守的。
        冯玉祥的国民军,此时正和张作霖的奉军进行激战,而国民军则占据了大沽口炮台,并开始修筑军事设施,这是对辛丑条约的侵犯。
        一直帮助扶植张作霖的日军,开始攻击国民军,国民军开始回击日军军舰。
        英,美,日,法等八国公使对此提出抗议,宣称中华民国违背了辛丑条约,要求遵循辛丑条约规定,拆除国民军在大沽口炮台的军事设施。
        1926年3月16日,七国公使向中华民国发出最后通牒,限期四十八小时内给出答复,否则将武力干涉国民军的违约军事行为。
        1926年3月18日,国民党北京党部,中共北方区委等联合组织五千多北京的大学生和中学生,在天安门集会抗议示威,要求驱逐八国公使,反对八国通牒。集合结束后,组织者号召大家去中华民国国务院示威,有学生表示出担心,害怕遭到军警镇压。李大钊登到高处高呼,大家不要害怕,他们不敢把我们怎么样。
        惨案发生在中华民国国务院的外面。
        据当时的目击者称,有示威者手里持有带钉子的大木棍,并且有示威者试图抢夺军警手里的枪支。当时负责北京治安的,是冯玉祥的军队。
        军警射杀了四十七个年青的生命,另有两百多人受伤。
        三一八惨案,中华民国的耻辱和悲剧。
        当时的泰晤士报说,这是一桩兽性的惨案。
        各大报纸,知识界名流分分对这个惨案的发生表示了愤慨。
        鲁迅被这个惨案所震撼,死者中就有他的学生,他发表了沉痛而愤怒的散文,纪念他死去的学生。他和他年青的妻子,逃离了这个危险动荡的城市,去了厦门。
        梁启超当时已经五十一岁,他年青的时候,一致热心于政治运动,要追求一个民主富强的中国,此时的心里充满了伤痛,这难道是他当年想要见到的中国么?他从天津租界的家里,写信给当时在美国留学的孩子们说,北京就像一个炸药桶,随时都可能被点爆炸。
        3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公告,号召全国各地工,农,兵,学,商各界团结起来,发动一个比五卅运动更为伟大的运动,以雪三二零之耻。
        1926年4月,张作霖,阎锡山和吴佩孚结成“讨赤同盟”,围攻冯玉祥的国民军。
        冯玉祥的国民军败退出北京至内蒙古。
        1926年5月,冯玉祥去苏联考察学习。
        张作霖大元帅入主中央
        中华民国历史上,出现过两个大元帅,一个是广州军政府的孙中山大元帅,另一个就是张作霖大元帅。
        张大帅虽然没有孙中山那个“博士”抬头,但是张大帅和孙大帅一样都是非常厉害的机会主义者。
        早年曾经作过土匪的张作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
        从1913年到1917年之间,他通过一会儿靠俄罗斯,一会儿靠日本,周旋于两国势力之间,在满洲开始发展壮大,成为关外的霸主。
        张作霖非常敌视共产主义,因此1917年之后,日本就成了他的依靠,日本也愿意扶植他壮大实力,以对抗苏联,保障日本在满洲的特殊权益。
        张作霖手下有一位得力的战将,名字叫郭松龄。郭松龄早年加入过同盟会,1917年当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的时候,他曾经南下追随孙中山的革命事业。后来孙中山被广州军阀驱逐,郭松龄就回到了他的故乡东北。
        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张作霖的赏识,郭松龄并且是张学良的导师。
        随着张作霖实力的壮大,郭松龄的地位在上升,他自己的实力也在壮大。
        从二十一条,到五四运动,到五卅惨案,在中国,反日的情绪在渐渐增长,郭松龄也带有这种倾向。
        随着职位的提高,郭松龄开始接触到高层事务,也开始和日本军界人士有了交往。他发现,张作霖的实力壮大,包括要争夺中央权力,背后都有日本人的助力,而且张作霖还出卖了不少满洲权益给日本。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8 17:22
TOP Posted: 01-26 10:39 #323樓 引用 | 點評
不用吉奥 [樓主]


級別:俠客 ( 9 )
發帖:915
威望:152 點
金錢:2180386 USD
貢獻:57 點
註冊:2019-08-01

正文129
        冯玉祥在得到了苏联的援助之后,实力大增,和张作霖势力的关系日趋紧绷。
        1925年11月,冯玉祥的国民军开始和奉军发生冲突。
        1925年11月底,郭松龄率部哗变,要求张作霖下野,并且将自己的军队改名作东北国民军。
        忠于郭松龄的叛军,大约有五万多人,是奉军中最精锐的部队。五四运动前,曾经在北京晨报上发表文章,揭露政府中的“内奸”,控诉日本的林长民,也加入了郭松龄的东北国民军。事后有证据显示,李大钊也介入了这起兵变。
        郭松龄杀害了张作霖派来谈判的使者。并且开始向满洲腹地发起进攻。
        张作霖的情况此时非常危急,他向满洲的日本关东军的朋友们寻求帮助。
        日本此时的对华政策是,合理合法地维护在华权益,不介入干涉中国内部事务。
        但是日本军方此时已经非常强势,并不把内阁总理,外相的对华政策放在眼里。陆相认为,如果郭松龄得势,这应该是一个和国民党一样的赤色势力,如果张作霖失败了,那么日本在满洲的合法权益将会遇到危险。
        1925年12月,日本军方开始和张作霖谈判交涉,张作霖作出了让日本军方满意的承诺,承诺再加大日本在满洲的特权。
        1925年12月23日,郭松龄的东北国民军在击溃了忠于张作霖的奉军之后,逼近沈阳,准备集结力量对奉天发起总攻。
        日本关东军开始向东北国民军发起突然袭击,东北国民军日军的打击之后,不到一天时间之内就完全溃散。郭松龄夫妇被奉军逮捕之后,被枪毙,他们夫妻二人的尸首被曝尸三天,林长民也在乱军中丧失了生命。
        1926年4月,平定了内乱之后的奉军进败冯玉祥的国民军,掌握了北京。
        从这以后,三个最有势力的军阀开始形成,控制了北京和满洲的是张作霖,他并且开始试图向长江下游发展。
        掌握了河南湖北湖南的是吴佩孚,另有雄踞东南的孙传芳。
        这三个军阀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极端敌视苏联,他们要“遏制赤祸蔓延”。
        张作霖掌握北京之后,加大了对国民党共产党等“赤色份子”的镇压。
        1925年,李大钊遭到政府通缉,就避入了东交民巷使馆区内的苏联兵营里。
        根据辛丑条约,外国是可以在使馆区内驻扎军队的,而且中国军队是不允许进入使馆区的。
        1927年,张作霖作了件非常出格的事情,他派军警突然袭击了使馆区的苏联兵营,抓捕了一批躲藏在里面的中国共产党员,并且收缴了大批文件。
        (先发一些,看看会不会被和谐闹)

        楼主 曹立仁  发布于 2013-09-18 18:42
TOP Posted: 01-26 10:40 #324樓 引用 | 點評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2 s.1, 12-18 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