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王阳明:一天一件事,21天让自我觉醒
本頁主題: 王阳明:一天一件事,21天让自我觉醒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丁胖子金讲师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583
威望:527 點
金錢:98 USD
貢獻:24055 點
註冊:2024-04-27

王阳明:一天一件事,21天让自我觉醒

王阳明:一天一件事,21天让自我觉醒


作家度阴山,讲过自己的一段往事。

读高中那会,他对未来非常迷茫。

高考选什么专业,往哪个方向发展,完全一头雾水。

万般纠结之际,他偶然间看到了王阳明的一个典故。

曾有人质疑心学,便指着漫山的花树问:

“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明回答说: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一句话令度阴山茅塞顿开——不管未来走什么道路,都如同看花一样,全是你内心的映射。

之后他一头扎进对王阳明的研究中,耗时数十年,写就数部解读心学的著作。

他说:“学习心学有两种人,一种是把阳明供着拜着,另一种是把心学当作一种方法论。”

也只有把王阳明当方法的人,才会领会心学的妙用,做到真正的知行合一。

今年,度阴山将心学作了重新解读。

在新书《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日课21天》中,他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开悟。

日日精进,无有不成。

一天坚持一件事, 21天后见证觉醒的自己。

01

事上练


王阳明有言:

“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

“事上磨炼”是心学的一大修行方法。

人只有投身现实,与一件又一件具体的事碰撞,才能看清自我,摸索出万物的规律。

作者在书里说,任何时候,只要开始做,就开始了修行。

所以这第一周的修炼,我们先从具体的事上开始。

第1天:立志。


读私塾时,教王阳明的先生说:读书中进士,是天下第一等事。

但王阳明觉得:读书做圣贤,才是天下第一等事。

自此,他立志当圣贤。

后来无论历经多少阻碍,都矢志不渝。

王阳明说:先定志向,坚持无失,循序渐进,自当有至。

先想清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哪怕遭受诱惑、遇到阻碍,也不会半途而废。

第2天:格物。


王阳明曾遵照朱熹的格物论,去竹林里格竹。

整整七天,他不眠不休,对着竹子上看下看。

结果,脑子想晕了,身体累垮了,也没格出什么理来。

他很沮丧:这么格物,根本就不对!

天下万物多如牛毛,一物一格,完全不可能实现。

他不再盲信前人的理论,转而从自己入手,终于想通一个道理:为善去恶是格物。

作者解释说,王阳明的格物,是把事拿到心中来格,端正自己的言行。

按照内心的良知, 排除一切干扰,去做正确的事。

人只有做对的事,并把事做对,才能参悟其理。

第3天:自尊无畏。


为了做圣贤,王阳明走过很多弯路。

他求仙访道遍访名流,可终无一人带他走上成圣的路。

还是后来在野外的山洞里,一个人想通了所有的事。

王阳明就很感慨:原来,人根本就无需外求。

每个人都可以独立成事,一个人就是千军万马。

所以,要相信自己,要无所畏惧,也就是书里说的:

“每个人都要自尊无畏地做事。”

人越是独立谋事,越能有所精进,越是有所精进,越能独立成事。

第4天:修炼屏蔽力。


王阳明有言:惟天下之至诚,能立天下之大本。

所谓诚,作者解读为是一种屏蔽力。

做什么事都不是为了给别人看,所以也就不在意外界看法。

一切言行全然出于诚挚的本意,不掺杂任何多余的思量。

就像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时,他满身狼藉地开垦种地,爬上爬下地修葺房屋, 就完全不在意同僚怎么看。

他凭一腔诚意生活,最终令自己在一种纯粹与充实中得到历练。

我们也要习得这种屏蔽力,用最大的诚意做事。

不在乎外界的评价,才能好好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第5天:自作主宰。


王阳明曾写家书告诫子孙:

“家中老小不要被人动摇、迷惑,严格管束好自己,其余事情不用多虑。”

成事的一大前提,就是拿准主意不动摇。

用书中作者的话说,这叫自作主宰。

眼下的你,有没有犹豫不决的事?

那就当机立断一下,拿定主意,然后迅速行动起来。

选择了就去做,做了就不放弃。

最终,你的坚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6天:专注。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做事的功夫,亦是定力的功夫,用我们现代人的话来说,就是抵达心流。

针对一件事,像钉钉子一样,一点点钻下去,做深做透。

过程中,不分心,不走神,也别想结果如何,就是沉浸式地做。

任外界喧闹,任时间流走,我们只专注于当下。

你将在全然忘我中,体会到做事的畅快。

第7天:砥砺磋磨。


15岁那年,王阳明为稳定边关建言献策。

父亲一看,立马训斥道:“无知之极,狂妄至极。”

王阳明一听,虽失望但也觉得有道理,便下决心好好钻研。

之后十年,他苦读兵法,沙场实战,直面敌人,终于在军事上有所成就。

王阳明说:“人间道场,淤泥生莲,世间磨难,皆是砥砺切磋我也。”

生活中,任何挫折都是精进自我的机会,关键看你能不能抓住。

就像作者说的,有的人骨折一次就能成为良医,但有人骨折一百次也白搭。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行时。

困苦挫折,最磋磨人,也最能成全我们。

02

心上悟


学生徐爱问王阳明:

“您常说心外无理,但天底下那么多事物的道理,我们的心装得下吗?”

王阳明回答说:

“你侍奉父亲,不可能从父亲身上探求个孝的道理;与朋友交往,不可能去朋友身上探求信与仁的道理。因为孝、忠、信、仁这些,只存在于心中,不需要外面增添一分。”

作者在书里总结道:所有的天理、真理、道理,都在我们心中。

一个人能察觉自己的心,发挥心智的力量,离觉醒也就不远了。

第二周,我们要向内走,去探寻自己的内心。

第8天:止息思虑。


王阳明在龙场时,在山里开辟了一处“阳明小洞天”,并在此闭关。

过程中,他斩断杂念,集中意识,这才慢慢找到了成圣的法门。

停止烦乱的思绪,是觉醒的第一步。

我们也可以找个僻静的所在,试试静坐冥想。

斩断、拔除、清扫杂念,心绪会平稳,头脑也会清醒。

一旦想通想透,再大的困惑也难不倒你。

第9天:省察克制。


王阳明曾说:人生大病,只是一个“傲”字。

特别是顺境中,人很容易放松警惕,让好事变坏事。

王阳明七次晋升,五次征战,却从未骄傲自大,总能谨慎行事。

背后的原因,就是他及时察觉,克制住了本性里的傲慢。

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更需要克制傲气,谦卑做人。

放低自己,才能向内聚拢力量,在人生中稳步前行。

第10天:慎独。


王阳明刚贬龙场时,面对艰难的处境,很是心烦意乱。

没有朝廷的旨意,他哪儿也不能去,只能苦苦熬着。

后来,他突发奇想,给自己打造了一具石棺。

心绪不宁时,他就躲进去,一个人静一静。

慢慢地,心绪越来越平和,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王阳明说:静处时养心,独处时守心。

慎独,是修心的必经之路。

人这辈子,总要品尝一下孤独的滋味。

将世界的喧嚣挡在门外,任自己的内心平静如水。

当你熬过了寂寞,必将迎来更深层次的觉醒。

第11天:但用此心。


书里说,良知是无意识地,感性地运行。

致良知的关键,是调动直觉,倾听内心的声音。

1519年,王阳明奉旨去福建就任。

行至半路,突闻宁王朱宸濠造反,便立马掉头去讨伐。

弟子邹谦之担心老师安危,苦劝王阳明谨慎行事。

但王阳明却说:我心中的良知告诉我,必须讨贼!

作者说,王阳明此举,就是“但用此心”的结果。

正所谓,小事从智,大事从心。

察觉内心的感受,听从直觉的调遣,相信自己一次。

只有随心而为,人才能看见最为真实的自我。

第12天:灭心中贼。


王阳明有句名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在作者看来,心中贼就是人的七情六欲。

不加以克制,这些欲望与外界的诱惑,便会里应外合将人夹击。

灭心中贼,就是要降低欲念,开启生命的极简模式。

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不贪图过分的享受,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

一一剪除欲念的枝丫,生命之树才会汲取到充足的养料蓬勃生长。

第13天:安抚情绪。


解决宁王叛乱后,王阳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朝中奸佞,却对着明武宗诋毁他。

明武宗听信谗言,没有给王阳明任何封赏。

对此,王阳明心有不甘,却没有和这群人硬碰硬。

而是搬进寺庙,避世而居。

他慢慢地平复了心绪,也以退为进地化解了这场灾祸。

有情绪很正常,关键不是压制,而是平复。

面对心情上的动荡,我们要承认它,接受它,穿越它。

只有这样,人才不受情绪摆布,将修行贯彻到底。

第14天:颐养精神。


1500年,王阳明通过了朝廷的考察,步入仕途。

他废寝忘食地工作,累得连连生病,状态非常糟糕。

为了身家性命着想,他果断地向朝廷请了假,回家休养。

等身体稍稍好转,就走入深山野林,呼吸自然之气。

一段时间后,他又能精神百倍地投入工作和学习中。

人不是永动机,离不开调整休息,颐养精神。

尤其是心灵,更需要充分的滋养。

越是忙乱的日子,我们也需要从忙碌中抽身。

去户外走走,采天地之灵气,滋养一下疲惫的心。

而后重振精神,更笃定地投入生活的洪流。

03

知行合一


书里,还有一段王阳明与弟子间的对话,非常经典。

王阳明对弟子说:我自用兵以来,更觉得精进了。

众人不解,明明每天都忙着打仗,哪有闲暇做学问。

王阳明说,只要对着外部的事验证我们的心,就是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啊。

“遇事时一个念头升起,立即抓住它,不要有一丝思考、一毫功利,按照良知给出的答案去做。”

比起事上练、心中悟,心学还有最关键的一步——知行合一。

作者打了个比方。

知与行,就好像一条河的两岸,不能说哪个岸是知,哪个岸是行。

只要是河,必有两岸,就好比一件事的成功,必有知与行。

具体怎么做到呢?

利用好最后一周。

第15天:博学——全方位实践和学习。


有个官员,经常向王阳明请教治理之道。

比起其他人的盲从,他从不拘泥于所学。

而是博览群书,刻苦钻研,再运用到具体的政务上。

他将所学反复实践,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王阳明知晓后,很欣慰地说:

你的成果,正是做事时用心向内求的结果。

这种知行合一,需要全方位地学习和实践。

将所学运用于实践,要心思灵活,做事也忌一板一眼。

在动态中平衡,在知行中精进,成事便易如反掌。

第16天:审问——找到问题思考问题。


王阳明就任庐陵知县时,不少同僚劝他别去。

因为那地方穷乡僻壤的,老百姓还刁钻难管。

但王阳明就任后发现,老百姓之所以刁钻,大多因为日子过得苦。

他经过反复思量,确定在这里不能粗暴镇压,只能顺势而为。

他从教化入手,后又减免税赋,不出一年,庐陵就焕然一新。

作者在书里说,这就是“审问”,找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不少难题。

先面对,再思索,再面对,再解决。

当你完成知行的闭环,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17天:明辨——借鉴他人经验。


书里说,知是行的念头,行是知的手段。

就像学唱一首歌,先听别人唱,听的次数多了,就开始跟着唱,跟唱多了,就会唱了。

关键一步,是找到跟唱的对象,也就是借鉴他人的经验。

作者将此过程定义为:明辨。

我们可以向父母请教生活技巧,向前辈学习职场技能,也可以找各领域的大咖网上交流。

但别忘了,最后一步是,将他人的经验,运用回自己的生活。

第18天:慎思——总结经验教训。


王阳明发现,不少弟子在学习中容易走歪门邪道。

不是沉迷占卜算卦,就是酷爱鬼神志怪。

但王阳明从不急着批评,而是给弟子自我领悟的机会。

他说,人只有经历了错误,走回正轨的时候,心里才会更加通透。

路错了不要紧,及时总结教训,所有经历都有利于成长。

这也就是书里所言的“慎思”。

第19天:笃行——致良知。


1527年,王阳明给儿子的信中说:我平生讲学,只讲“致良知”三个字。

作者认为,致良知的“致”就是“行”,致良知即行良知,就是笃行。

也就是将心中的道理,践行出来。

心中怀有慈悲,就去救赎他人;心中通晓仁义,就去助人为乐;心中感到愉悦,就去做快乐的事……

生活中,完全听命于良知,人就特别容易知足,感受到幸福。

第20天:万物一体——善待自然万物。


王阳明有言: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在书中,作者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万物都在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中。

你不会伤害自己,就不会伤害万物,你关爱自己,也会对万物温柔以待。

喂喂流浪猫,给花浇浇水,善待生活里的人事物,将感情倾注在周身的一切。

而后,天地万物也将回馈给你满满的善意。

第21天:无善无恶——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王阳明说,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无善无恶。

无论做什么想什么,丢掉善恶得失的念头。

不去计较结果好坏,只在意过程中的知与行。

也就是作者所说的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最后一天,我们不妨回顾之前的历程。

无论做到何种程度,都不要气馁。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功夫不负有心人,你终将看见自己的蜕变。

马尔茨博士提出过一个理论,21天,可以养成一个习惯。

不管什么,只要开始下功夫,坚持21天后,我们就开启了新的生活循环。

不必大张旗鼓,更无需世外寻仙,手头的每一件事,都是觉醒的契机。

红尘即道场,生活即修行。

从今天起,让我们跟着王阳明修行,于尘中炼、事上磨、心上悟。

终有一天,你会淬炼出更通透更圆满的自己。

点个赞,与朋友们共勉。


赞(72)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1-22 16:14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12-14 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