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不折腾]萧规曹随,顺势而为“不折腾”方显大智慧
本頁主題: [不折腾]萧规曹随,顺势而为“不折腾”方显大智慧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禅城浪子


級別:騎士 ( 10 )
發帖:2406
威望:412 點
金錢:930 USD
貢獻:1415 點
註冊:2022-05-29

[不折腾]萧规曹随,顺势而为“不折腾”方显大智慧


中华民族历史上最霸气的一句话“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
强汉盛唐,中国历史上两个巅峰时期,疆域辽阔,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声名远播,其中强汉的国号“汉”字也成为了中国人的代名词,此后中国主体民族一直都只以汉人自居,以汉族为民族自称,以汉字为文化传承。如此豪气冲天的汉王朝,我们应该记住的不仅仅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样的豪言壮语,更应该思考的是强汉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是如何发展成为真正的强汉?今天我们就从一则成语故事中一探究竟--《萧规曹随》。
萧为萧何,曹是曹参,两人同为刘邦的左膀右臂,都是最早参加刘邦集团的元勋功臣,资历很老,在《史记》的汉朝开国功臣世家里,萧何第一,曹参第二,张良第三,陈平第四。
汉元年,刘邦按照项羽的分封,到汉中建立汉王政权,拜萧何为丞相,曹参就被拜为假左丞相。这就说明,在刘邦和他手下人心目中,曹参才兼文武,可以出将入相,这时候就已经被视为萧何的备胎了。
萧何去世,曹参进京当宰相。在他担任宰相的三年时间里,一切都遵循萧何生前曾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不予改变。这一件事,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好的名声。
西汉初年,经过连年征战,民生凋敝,土地荒芜,物资匮乏,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人口锐减、十不剩三四,整个汉朝国力空虚,司马迁在记述当时的社会状况时说“天子不能具均驷,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盖藏……米至十万钱,马一匹则百金。”汉高祖刘邦连用四匹一样颜色的马驾车都办不到,而将相有的只能坐牛拉的车。人口处于历史上最低点,仅仅1500万少于战国的三千万人口。是中国历史上最穷的时期!
摆在当时统治者面前的严峻任务,是赶紧让社会安定下来,让流亡的农民回到土地上,以发展生产,恢复社会经济。这样,政权的稳定才有保障。刘邦就在丞相萧何的协助下,制订了不少政策措施,其中主要采取了两项政策,一:裁员军队,让士兵回归乡里,从事耕种;二:命令大臣们制定徭役赋税等法律,“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
因此,汉初的社会经济便在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之下,逐渐恢复和发展起来。
汉高帝十二年四月中旬(公元前195年),六十二岁的刘邦重病缠身,久治不愈,只能躺在床上,眼看着自己的生命耗尽。刘邦弥留之际,吕后询问后事安排:“萧相国死后,由谁来接替呢?”刘邦说:“曹参可。” 吕后问曹参之后是谁,刘邦说“王陵可。然陵少憨,陈平可以助之.......”吕后追问以后安排,刘邦有气无力的说:“以后的事你也不会知道了。”因为吕后也差不多死了。后来证明,刘邦这一安排完全正确!
不得不说,刘邦在知人善任这方面方面确实高明,识人的眼光不是一般的犀利。
之后汉惠帝刘盈即位,吕后垂帘听政,而此时的相国萧何身体也是每况愈下,汉惠帝即位第二年,年老的萧何病重。汉惠帝亲自去探望他,并问萧何:“君即百岁(死)之后,谁能代替君的位置?”问他将来谁来接替他合适。萧何与曹参素来关系不好,互相瞧不起(因为当初刘邦论功行赏时,为争首功而闹的不愉快),但他知道曹参乃最合适的丞相人选。此时惠帝问起,萧何回答说:“知臣莫如主。”萧何不愿意表示意见,只说:“谁还能像陛下那样了解臣下呢?”惠帝:“曹参如何?”萧何顿首谢道:“陛下找到了人选,臣死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萧何和曹参的友谊小船虽然翻了,但是两人仍是英雄相惜,萧何大度的推荐曹参,继任者曹参也没有全面否定萧何,而是继续执行萧何制定的政策。
在相国位置的人选上,刘邦、吕后、刘盈、萧何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曹参,甚至曹参本人,也知道自己会是下一任相国,所以在萧何死了,曹参听说了这个消息,告诉舍人:“赶快治办行装,我将要进入国都当相国。”不久,使节果然来征召。
曹参为何是众望所归的最佳人选,这还要从他的治国理念说起。
前201年,刘邦将长子刘肥(私生子)封为齐王,任命曹参为齐国相国。当齐相之后,曹参由带兵打仗而转为治理民事,并无什么实际经验。曹参便寻访德高望重的长老和儒生,向他们询问治国安邦之策。那些儒生多达百人,七嘴八舌,一人说一套,莫能统一,曹参也听得不知所以。后来,他听说胶西有一个叫盖公的老人,善治黄、老之言,便派人带上礼物,把盖公请来。见了盖公之后,盖公向曹参讲述一番治国的道理,盖公的主张是:“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主张治理国家贵在清静无为,任其自然,而百姓自然安定。曹参为齐相九年,用黄老之学,无为而治,齐国之地生产发展,人民安定,曹参也获得了很高的声誉,被人称为贤相。
曹参所做的一切,刘邦和萧何都是知道的,无为而治和汉初的休养生息的政策完美结合,所以,曹参也成为了相国位置的最佳继任者。
曹参任相国后,对所有的事,一无变更,完全遵循萧何所定的法令制度。他从各郡各封国中挑选那些质朴拘谨、不善言辞、敦厚的长者,召来任命为相国府的官员。凡是言谈行文苛刻、追逐名声的官员,一律排除。每天从早到晚喝酒,很少过问政事。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见曹参身为丞相,却无所事事,都想劝说他改正。只要他们一来,曹参便让他们坐下来饮酒。宾客们一想谈治国的事,曹参马上将酒灌入他们口中,直到把他们灌醉,让他们始终不能开口,就这样习以为常。
刚即位的汉惠帝看到曹丞相一天到晚都请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就不用心为他治理国家似的。惠帝感到很纳闷,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以为是曹相国嫌他太年轻了,看不起他,所以就不愿意尽心尽力来辅佐他。汉惠帝找曹参兴师问罪,于是两人之间就有了那段有名的对话:
惠帝说道:“你身为丞相,却整日与官员喝酒闲聊,对于朝廷大事也不过问,长此以往,你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和安抚百姓呢?”
曹参想了想,说道:“陛下,您觉得你与先帝(刘邦)谁更圣明呢?”
汉惠帝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提并论。”
曹参又问:“我和萧丞相谁更有才能呢?”
汉惠帝轻笑的说:“依我看,你不如萧何。”
最后曹参说:“陛下您不如先帝,我不如萧丞相,那我们为什么要改变他们制定的政策呢,先帝与丞相定天下之法已经十分明白清楚,如今陛下垂拱而治,臣等守职,遵而不失,不也可以吗?”
汉惠帝一听便明白了曹参的意思,说:“好!你不用说了。”
曹参当丞相三年后去世。当时的百姓感念萧何和曹参的治国之功,作歌云:“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萧规曹随的关键是,西汉初年所制定的“萧规”是什么?这就是极其自由的经济社会政策。
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火,并没有从秦朝短短15年的统一得到复苏,楚汉之间的铁血厮杀,社会经济与民生疮痍满目。秦朝严酷的法律和苛刻的管制,窒息了社会的活力。所谓“天下苦秦久矣”的呐喊,就是这种现实的反映。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政府所做的就是提供大的政策环境。主要有三条:
一是轻徭薄赋。汉初几代皇帝就是出名的节俭。税收始终保持在十五税一、三十税一的低水平。
二是保证耕者有其田。认真推行过为百姓授田的政策,从而让老百姓得到看得见的实惠。
三是清静无为的治理国策的长期执行。天下大治的关键,是把“仁义为本”的德治和“无为为用”结合起来
。就是国家尽量减少大型劳民的工程建设,减少对于民间经济活动的干预。朝廷允许民间自行采矿、炼铁、煮盐。对于商业活动也并不强行管制,只是对于商人的奢华消费,予以限制。
萧规曹随故事中的曹随,指的是政策的延续性,不能朝令夕改,不要随意改变政策,真正做到“不折腾”。
这也就是历史上“萧规曹随”的来历。


我们现在太能折腾了,还是少些折腾,让大家都轻松的活着吧-@1024不折腾,以后就定义这个专栏了





赞(38)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7-12 15:59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2(s) x3, 12-17 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