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BBC 2023-11-26]白纸运动一周年: 海外青年希冀建墙外异见网络 “抢夺公共记忆”
本頁主題: [BBC 2023-11-26]白纸运动一周年: 海外青年希冀建墙外异见网络 “抢夺公共记忆”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教-授


級別:風雲使者 ( 13 )
發帖:50722
威望:5615 點
金錢:8970 USD
貢獻:18000 點
註冊:2016-10-25

[BBC 2023-11-26]白纸运动一周年: 海外青年希冀建墙外异见网络 “抢夺公共记忆”

从举起白纸反疫情封控,到高喊“习近平下台”,一年前“白纸运动”浩浩荡荡的抗议呼声,今年在中国国内街头已不复存在。

但受运动启发的内地年轻一代,矢志在墙外连结起异见网络,以艺术巡展延续呼声,说要在记忆被抹去前,唤起一场“抢夺公共记忆的运动”。

运动一周年前夕的周五(11月24日)晚上,近60名大多来自中国大陆的年轻人挤满了一家伦敦市中心狭小的展览室,见证一场罕见由中国留学生社群主办、公开谈论政治的艺术展的开幕。

在北京长大、现居巴黎的30岁艺术家蒋不对BBC中文说:“白纸运动是我们这个世代第一次公开地,从线上走到线下,在街头对这个政权说不的重要记忆。”

“如果我们第一个周年就不去纪念它,可能(以白纸抗议)这个符号,就会越来越远了。”

正被抹去的记忆

这次以“白纸续写”为题的巡回艺术展, 由多个驻扎欧洲的中国年青异见组织举行,周五在首站伦敦拉开序幕。前八九学运领袖、维吾尔、香港人、西藏社群的代表也有出席开幕式。

艺术展将于12月初将移施至巴黎。接着,部分展品将由一辆称“人权车”的小货车载着,从巴黎出发,花近一个月游走7000多公里,抵达阿姆斯特丹、柏林、慕尼黑、华沙、布拉格、拉昂等多个城市作流动展览。

伦敦展览场内有雕塑、有纪录片、有画作,有照片,诉说出一个个关于疫情封控,或对政权不服从的故事。但更真实反映今天国内情况的,或许是一些展品的缺席。

有份筹备展览的蒋不说:“我们最初的投稿里,有30%的是来自国内的艺术家,但当中一半艺术家后来相继撤展。”

他说,有在北京欲参展的艺术家,透过微信传送关于活动的讯息,招来警员“叫去喝茶” (盘问),被迫退出;也有艺术家看到活动愈做愈大,不敢投稿。

运动的记忆,一边拼命在夹缝中存活,一边被官方打压抹去。蒋不慨叹,“这种不完全消失的记忆,是愈来愈模糊了”。

国内参展人承担着安全风险,来观展的内地留学生也要克服不少恐惧。

30岁的玛戈,4个月前从中国到伦敦修读艺术硕士。她在学校接到了展览的传单后,脑海了闪过各种参与后会面对的风险,“我有可能会被人举报,然后我在国内的家人会被调查。”

但她想,如果每人都如此退缩,“活动就没有意义了”。因此,她还是鼓起了勇气,第一次出席了具这样规模的异见活动。“如果这次不来的话,下次可能就没有机会来了,因为你不知道下一次能鼓起勇气是什么时侯了,” 她说。

玛戈在白纸运动时身在国内,出于到安全顾虑没有参与。但她说,这一年来,身边的人私下聊天时都会谈及运动,“大家都没有忘记这件事”,但墙内终究没有对运动的纪录,恐怕记忆“会被渐渐淹盖掉。”

白纸运动促海外异见网络萌生

办起这场伦敦站展览的社群,是在白纸运动后发展出来的;而参与组织的25岁伊夫林(Evelyn),一年前也只是一名身处伦敦的中国留学生,政治素人。

她当时是看到四通桥抗议的新闻,深受启发,有感面对封控不公,“中国大陆民众也站出来为自己发声﹐是时候要行动。”

于是,从小没受民主公民教育的伊夫林,凭起不圆熟的组织技巧,从举办第一场百人声援四通桥示威的集会。接着又借白纸运动浪潮,组织更多声援示威,最后更成立了今次主办伦敦站展览的组织“中国反贼”(China Deviants)。

除了举行六场示威抗议外,伊夫林与其他组织者着眼于深耕细作的公民教育工作,举办了至少20场谈论民主、自由与公民权利的放映会和工作坊。这些公民活动每次有约15至20人出席。

“我们是自天安门事件后,第一代会开始组织这样的公民社会空间的人,现在已发展得不错,”伊夫林说。现时,伦敦另有两个由留学生发起、关注中国女权的组织也应运而生,渐渐形成英国的华人异见网络。

前八九六四学运领袖周锋锁,也特意前来伦敦观展。他形容说,这是自八九民运一代后,他在英国见过最具组织的华人异见社群﹐“她们用持续的行动证明了自己,当之无愧,而且单单是大潮过后,仍能保持热情。” “这一年能坚持下来,就已经十分值得支持了,”他说。

“使命感超越安全考虑”

担起筹备异见活动的角色后,伊夫林感受到安全威胁的压力。她去年在伦敦中国大使馆外主持了一场悼念乌鲁木齐大火集会后,曾被两名不明男子跟踪回家,最后要躲进医院良久才甩掉两人。

另外,近两个月正密锣紧鼓筹备白纸运动一周年活动时,她的英国手机几乎每天都接到大约四通至五通普通话录音电话,自称来自中国大使馆。她说:“我觉得很烦,分不清哪个是诈骗,哪个是要接的电话。” 有关情况, 与一些海外维吾尔族社群成员的经历相似。

但是她说,“我的使命感超越了对安全的考虑”,而且由于她不再打算回国,国内也没有关系密切的家人,所以这些风险不能阻止她继续行动。

伦敦艺术展开幕仪式结束后,展览室里仍逗留了不少参与者,他们隔着保护身份的口罩,交流政治和讨论展品,话声始起彼落。

玛戈说: “只要有反抗的想法在,只要有人还在,它(国家)总会有一天变成另一个样子。”

当前的中国社会看似丝毫不被白纸运动动摇,但伊夫林说,“改变不可见,不代表它没有发生, 而白纸运动只是一个开始。”

为保护受访者身份,蒋不、伊夫林和玛戈均为化名。

                随手一赞,手留余香

赞(88)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11-27 09:08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1(s) x3, 12-14 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