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 孙立平:什么是底层逻辑?底层逻辑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本頁主題: 孙立平:什么是底层逻辑?底层逻辑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
马凡舒


級別:精靈王 ( 12 )
發帖:1370
威望:534 點
金錢:19456 USD
貢獻:30000 點
註冊:2022-09-07

孙立平:什么是底层逻辑?底层逻辑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现在人们都在议论经济底层逻辑的问题。但什么是底层逻辑?往往都是语焉不详。

我是这样理解的:

第一,你想做什么事情?目标是什么?目标决定了选择,决定做什么。比如说,有一个家庭,日子如何过?不同的目标,就有不同的过法。一种可能是,前一段房子买了,车子也买了,现在就是想把日子过得轻松舒服一点,这是一种过法。还有一种可能是,虽然房子是不久前买的,但觉得有点小,想换个大点的,气派点的。于是说,大家节省点啊,咱们多攒点钱,过一段把房子换了。这又是一种过法。

第二,面对的客观条件是什么?假如说,一个家庭,不久前刚花2000万买的大房子。但夫妻俩的年收入是200万,虽然一年要还50万的按揭,日子还是可以过得轻松滋润。但现在,丈夫被裁员了,130万的年薪没有了,家里只有妻子每年70万的收入,去掉还按揭的,还剩20万,每个月生活费不到2万。这又是两种不同的过法。这两年,类似的情况,在深圳这样的城市绝不是个例。

这就是决定底层逻辑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以此为基础,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年中国经济底层逻辑的变化了。

改革开放,无疑意味着中国经济底层逻辑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你要做什么?目标是什么?现在人们都说,当时的一个重要转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当然是不错的,但我觉得这还没有说到根儿上。因为经济建设也可以是为了不同的东西。根儿才是底层逻辑之所在。那么这个根儿是什么呢?往小里说,是吃饭;往大里说,是民生。因此准确地说,当时底层逻辑的转换,是转到以民生为基础的经济建设上来。

这个转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当时,老百姓的生活是很苦的,不仅很多生活必需品奇缺,需要凭票凭证供应,而且,在一部分农村地区,吃饭的问题都解决不了,一些农村居民不得不外出讨饭。而且,当时还有一个情况,由于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大批返城,几千万年轻人无法就业。这也是一个吃饭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重要而明智的选择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解决吃饭或民生问题为目标的经济建设为中心。于是,一场大讨论发生了,这就是关于生产目的的大讨论。

现在很多人都还记得真理标准大讨论,实际上当时还有一场大讨论,这就是关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的大讨论。我查了一下资料,这场大讨论始于1979年9月30日,当时的一个刊物发表了《要真正弄清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一文,随后,《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以通栏标题全文转发。由此,这场大讨论在全国展开。

这场大讨论要解决的,就是要以吃饭以民生作为我们的目标。

​但这还不行,还有底层逻辑中的第二个因素,即客观结构性因素的制约,你面对的环境是什么?你具有什么条件?你可以选择的空间是怎样的?

这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所处的国际环境的判断。在当时,中国所面对的国际环境是非常严峻的。与苏联,关系紧张到接近动手的程度。与美国,关系虽有缓和,但仍然是结构上的对头。当时的一个口号就是反帝反修。在这样的情况下,将重心真正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转移到民生上来,是不可能的,因为还得准备打仗呢。

环境严峻是一个现实,如何在严峻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则是一种智慧。当时流行的一个说法是,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真的是如此吗?当时有一个研究小组,认真研究了这个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世界格局与国际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世界大战是有可能避免的,争取持久和平是可能的。

这个结论在当时是石破天惊的。据当事人回忆,这个判断刚报上去的时候,连邓小平都有点疑问。他问,战争能避免吗?帝国主义存在,能不打仗吗?但不久,邓小平就接受了这个观点,于是,十二大报告提出了“战争可以避免”的重要判断。此后,邓小平也多次讲:争取持久和平是可能的。

这个判断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长达几十年的和平红利,就是中国能够一心一意搞经济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性条件。



赞(46)
DMCA / ABUSE REPORT | TOP Posted: 08-28 21:15 發表評論
.:. 草榴社區 » 技術討論區

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
用時 0.00(s) x3, 12-16 14:46